【原文】
方今百僚济济,隽乂盈朝[1],虎臣武将,折冲万里[2],国富兵强,六军精练,思复翰飞[3],饮马南海[4]。自顷国家,整治器械[5],修造舟楫,简习水战[6]。伐树北山,则太行木尽[7];浚决河、洛[8],则百川通流。楼船万艘,千里相望,自刳木以来[9],舟车之用,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。骁勇百万[10],畜力待时,役不再举[11],今日之谓也。
【注释】
[1]“方今”二句:百僚,百官。济济,庄敬貌。隽乂(yì),贤能之士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俊乂在官,百僚师师。”隽,通“俊”。
[2]折冲万里: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仲尼闻之曰:‘善哉!不出尊俎之间,而折冲于千里之外,晏子之谓也。’”折冲,指击退敌方的战车,意谓抵御敌人的进攻。
[3]翰飞:高飞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宛彼鸣鸠,翰飞戾天。”郑笺:“翰,高也。”
[4]饮马南海:饮战马于南海。征服南海的形象说法。
[5]器械:《礼记·大传》曰:“立权、度、量,考文章,改正朔,易服色,殊徽号,异器械,别衣服。”郑注:“器械,礼乐之器及兵甲也。”
[6]简:检阅。《周礼·小宰》郑注引郑司农云:“简,阅也。”
[7]太行:山名。颜师古注《汉书·地理志》曰:“太行山在河内山阳西北。”
[8]浚:疏通。
[9]刳(kū)木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刳木为舟。”刳,剖开而挖空。
[10]骁(xiāo)勇:勇猛。
[11]役不再举:《六韬·犬韬》:“太公谓武王曰:‘圣人兴兵,为天下除患去贼,非利之也。故役不再籍,一举而得。’”意谓不多次征发兵役。
【翻译】
当今大魏百官庄敬、贤能满朝,如虎之臣,威武之将,击退敌人的进攻于万里之外,国富兵强,六军精练,就想再次举翼高飞,让战马饮水在南海之滨。国家很快将整治兵甲,修造战船,检阅演习水战。砍伐北山的树木,太行山的树木就被砍光;疏通黄河与洛水,百川就全部通流。楼船多达万艘,千里相望不绝,自从刳木为舟以来,所用的战船兵车,没有像今天这样盛大的。骁勇善战之士百万,积蓄力量等待时机,所谓一战定局不再动武,就是当今大魏宏愿的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