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昔炎精幽昧,历数将终;桓、灵失德,灾衅并兴。豺狼抗爪牙之毒,生人陷荼炭之艰。于是九州绝贯,皇纲解纽;四海萧条,非复汉有。太祖承运,神武应期,征讨暴乱,克宁区夏,协建灵符,天命既集,遂廓洪基,奄有魏域。土则神州中岳,器则九鼎犹存。世载淑美,重光相袭,固知四隩之攸同,天下之壮观也。

【原文】

昔炎精幽昧[1],历数将终[2];桓、灵失德[3],灾衅并兴[4]。豺狼抗爪牙之毒[5],生人陷荼炭之艰[6]。于是九州绝贯,皇纲解纽[7];四海萧条,非复汉有。太祖承运[8],神武应期,征讨暴乱,克宁区夏[9],协建灵符[10],天命既集[11],遂廓洪基[12],奄有魏域[13]。土则神州中岳[14],器则九鼎犹存[15]。世载淑美[16],重光相袭[17],固知四隩之攸同[18],天下之壮观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炎精:赤帝之精。古人认为汉以火德兴,故称炎精。

[2]历数: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尧曰:‘咨!尔舜,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’”朱熹注:“历数,帝王相继之次第,犹岁时节气之先后也。”按,历数,犹言气运。

[3]桓、灵:指东汉后期的桓帝与灵帝,皆为昏君。

[4]衅:事端。

[5]豺狼抗爪牙之毒:言军阀混战犹如豺狼肆其爪牙之毒。抗,举。这里引申为放肆。

[6]生人:生民。荼炭:即涂炭,指泥淖炭火。比喻极端困苦的境地。李善注:“荼与涂通用。”

[7]皇纲:指天子治理天下的纲纪。纽:扣结,连结。

[8]太祖:指曹操。运:符运。李善注引宋均曰:“运,箓(符命)运也。”

[9]区夏:诸夏。旧指中原、中国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肇造我区夏,越我一二邦,以修我西土。”

[10]灵符:灵验的符命。曹植《大魏篇》曰:“大魏应灵符,天禄方甫始。”

[11]天命既集: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天监在下,有命既集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集,就。”

[12]廓:扩展。洪基:洪大的基业。

[13]奄有:包有,尽有。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:“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”

[14]神州:中国的异称。中岳:指五岳之中。嵩山为中岳,属魏地,位居五岳之中。

[15]九鼎:相传为夏禹所铸造,后又为商、周所保存。是各王朝珍视的重器,成为皇权的象征。

[16]淑:善。

[17]重光:指日与月。旧时多用以谀称帝王功德的前后相继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昔君文王、武王宣重光。”孙星衍疏:“言文、武化成之德,比于日月也。”

[18]四隩(ào):本指四方可居之地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州攸同,四隩既宅。”后引申指四方诸侯。同:会同。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统称。

【翻译】

以前炎神转向阴幽暗昧,汉朝火德的运数即将告终;桓帝、灵帝丧失德行,灾祸事端共同兴起。奸佞逞凶一如豺狼肆虐其爪牙之毒,生民陷入泥淖炭火般的艰难之中。于是九州分裂,天子纲纪涣然解体;四海之内一片萧条,中原不再为汉所有。太祖承接符运,神武之功应期而作,四方出征讨伐暴乱,克服平定中原大地,协力建树灵符之命,上天之命既已来就,于是延伸扩展洪大基业,完全拥有大魏区域。论土地则位居中国的五岳之中,讲重器则象征皇权的九鼎尚存。当世记载其美善之德,帝王的功德好比日月前后相继,本知大魏被四方的诸侯所朝拜,从而成为天下最壮观的地方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