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于是历吉日以斋戒[1],袭朝服[2],乘法驾[3],建华旗[4],鸣玉鸾[5]。游于六艺之囿[6],驰骛乎仁义之涂[7],览观《春秋》之林[8],射《狸首》[9],兼《驺虞》[10],弋《玄鹤》[11],舞干戚[12],载云䍐[13],掩群雅[14]。悲《伐檀》[15],乐“乐胥”[16]。修容乎礼园[17],翱翔乎书圃[18],述《易》道[19],放怪兽[20]。登明堂[21],坐清庙[22],次群臣,奏得失。四海之内,靡不受获[23]。于斯之时,天下大说[24],乡风而听[25],随流而化[26],芔然兴道而迁义[27],刑错而不用[28]。德隆于三王[29],而功羡于五帝[30]。若此故猎[31],乃可喜也。若夫终日驰骋,劳神苦形,罢车马之用[32],抏士卒之精[33],费府库之财,而无德厚之恩。务在独乐,不顾众庶;忘国家之政,贪雉兔之获,则仁者不繇也[34]。从此观之,齐楚之事,岂不哀哉?地方不过千里,而囿居九百[35]。是草木不得垦辟,而人无所食也。夫以诸侯之细[36],而乐万乘之侈[37],仆恐百姓被其尤也[38]。”
【注释】
[1]历:选择。斋戒:古人于祭祀前,要沐浴更衣,不饮酒吃荤,不近女色,净洁身心,以示虔诚。
[2]袭:穿戴。朝服:指朝会时常穿的礼服。
[3]法驾:天子车驾。天子出,车驾次第谓之卤簿(即仪仗队)。有大驾、小驾和法驾。
[4]华旗:彩旗。
[5]玉鸾(luán):法驾上装饰的玉制铃铛。形容其声如鸾鸟之鸣,故名鸾铃。
[6]六艺: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。也有说为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囿:苑囿。
[7]驰骛(wù):驰骋。
[8]《春秋》:指褒贬善恶,足观成败,知其得失,可为政治借鉴的《春秋经》。《春秋》义理繁茂,故比之于林薮。
[9]《狸首》:此古逸诗篇名。古代诸侯行射礼时,奏《狸首》乐章为节。狸,兽名。
[10]《驺(zōu)虞》:本为兽名。据说其性仁慈,不食生物,有至信之德。《诗经·召南》有诗以之名篇,因其有仁义之德,故天子举行射祭之时,乃奏《驺虞》乐章以为节度。
[11]弋:系有丝线的箭。用作动词。玄鹤:黑色的鹤。相传舜时舞曲亦名《玄鹤》。
[12]舞干戚:干戚既是兵器,又是舞具。
[13]载:以车装运。云
(hǎn):网。
[14]掩:捕。群雅:指《诗经》中的大小雅。二雅合计百余篇,故曰群雅。借喻文雅贤俊之士。
[15]《伐檀》:《诗经·国风》篇名。其诗刺贤者不遇明王。
[16]乐:心喜。乐胥:言汉帝心喜得才智之士。胥,有才智之名。
[17]修容:修整威仪。礼园:泛指古代礼制法规。
[18]翱翔:遨游。书圃:指《尚书》经义。
[19]述《易》道:讲述《易经》阴阳变化之道。
[20]放怪兽:放弃苑中奇怪之兽不复猎。
[21]明堂: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。
[22]清庙:即明堂之正室,非祭祀祖宗之太庙。
[23]“次群臣”几句:言任群臣奏得失之事,故海内无不受其恩泽。
[24]大说:即大悦。
[25]乡风:谓向往美好风教的人。听:听从。
[26]随流:顺随社会发展潮流的人。化:教化,感化。
[27]芔(huì)然:犹忽然、勃然。兴道:实行仁义之道。迁义:迁入礼义之境。
[28]错:通“措”,放置。
[29]德隆于三王:谓汉天子之德,比三王还崇高。三王,指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开国之君,即夏禹、商汤与周之文武。
[30]羡:超过。五帝:一说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与舜。
[31]若此故猎:言汉天子能达到“德隆于三王,而功羡于五帝”,因此而猎。
[32]罢:使……疲。
[33]抏(wán):损。精:锐气。
[34]繇(yóu):通“由”,用。
[35]囿:指楚之云梦泽。居:占据。
[36]细:指诸侯国小位卑。
[37]万乘:指天子。
[38]被:犹言身受。尤:过。
【翻译】
“于是选择吉日良辰虔诚斋戒,而后身着朝服,乘用法驾,侍中陪乘,奉车御马,彩旗飘扬,鸾铃叮
。游览于六艺之囿,奔驰于仁义之路,观赏《春秋》之林,演奏射祭之乐《狸首》,兼奏《驺虞》,舞起《玄鹤》之曲呈祥,挥举干戚之兵,车载云䍐之网,广罗群雅,掩取众芳。悲悯《伐檀》者之不遇,心悦‘乐胥’者之逢时。按礼法以正容仪,在经典中翱翔,述《易》理以明阴阳,释放奇禽怪兽。登涉朝觐明堂,端坐太室之上,听群臣之上奏,陈政教之得失。四海之内,莫不获益,受其恩光。当此之时,天下欢欣,向往美好风教,听其召命,随其发展潮流而接受教化。圣明之道勃然而兴,人民归向仁义,弃刑法不用。天子恩德比三王都高,功业超越五帝。若此为仁义德教而游猎乃可喜。如果终日驰骋游猎,劳其精神,苦其形体,车马疲惫不堪,士卒锐气耗完,府库财物耗费殆尽,而无恩于百姓。此是只求个人之独乐,不顾人民大众之疾苦;忘怀国家之治理,贪图野味之口福,仁德之君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。以此看来,齐楚游猎之事,怎不可悲可哀?齐楚之地,不过千里,苑囿就占了九百里。于是,草木之野不能垦辟,广大人民无粮可食。而以诸侯之微弱地位,却享受天子奢侈的游猎,我实在担心齐楚两国之民将有灾难降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