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于是乎周览泛观,缜纷轧芴[1],芒芒恍忽[2]。视之无端,察之无涯。日出东沼[3],入乎西陂[4]。其南则隆冬生长[5],涌水跃波[6]。其兽则㺎旄貘犛[7],沉牛麈麋[8],赤首圜题[9],穷奇象犀[10]。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,涉冰揭河[11]。其兽则麒麟角端[12],
橐驼[13],蛩蛩
[14],
驴骡[15]。
【注释】
[1]缜纷:众盛貌。轧芴(wù):致密,不可分貌。
[2]芒芒恍忽:即眼花缭乱貌。
[3]东沼:指上林苑东面的池沼。
[4]西陂:在上林苑西面。
[5]隆冬生长:此处说上林苑的南面温暖,即使在隆冬,草木也还在生长。
[6]涌水:即踊水。跃波:腾波。
[7]㺎(róng):即
牛,领有肉堆,高二尺许,状如肉鞍一般,产于疏勒国,又名犎牛,或峰牛。旄:牦牛,背、膝、尾皆有长毛。貘(mò):古籍中的兽名。其状似熊。犛(máo):犛牛,黑色,出于西南夷,体比牦牛小。
[8]沉牛:水牛。一名潜牛。麈(zhǔ):鹿属。似鹿而尾大,一角。麋(mí):似鹿而大。
[9]赤首:未详。圜题:即圆题。
[10]穷奇:兽名。
[11]揭(qì):提起衣摆。
[12]麒麟:古代兽名。雄曰麒,雌曰麟。角端:未详。
[13]
(táo tú):兽名。橐(luò)驼:即骆驼。
[14]蛩蛩(qióng):兽名。
(tuó xí):一种野马。
[15]
(jué tí):良马。
【翻译】
“于是乎,周详广泛地观览,所见实在众盛难于细加分辨,迷离恍惚,眼花缭乱。视之不见端倪,察之不明涯岸。日月从其东沼升起,落入其西面之陂池。南面气候温和,隆冬草木犹长,水涌流而波扬。兽有
、牦、貘、犛、沉牛、麈、麋、赤首、圜题、穷奇、象、犀。上林之北,虽值盛夏,犹有寒冻,地裂物杀,卷起衣摆,踏冰而涉。兽有麒麟、角端、
、骆驼、蛩蛩、
、
、驴、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