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约(441—513),字休文,吴兴郡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。南朝梁文学家、史学家。沈约历仕三代,该悉旧章,博物洽闻,取则当世。天监十二年(513)卒,终年七十二岁,谥曰隐。
约幼而孤贫,笃志好学,昼夜不倦。昼之所读,夜辄诵之,博通群籍,能属文。好坟籍,聚书至二万卷。京师莫比。时,谢玄晖善为诗,任彦昇工于文章,约兼而有之,然不能过也。自负高才,昧于荣利,乘时借势,颇累清谈。史谓其所著《晋书》百一十卷、《宋书》百卷、《齐纪》二十卷、《高祖纪》十四卷、《迩言》十卷、《谥例》十卷、《宋文章志》三十卷、《文集》一百卷。今独传《宋书》,《文集》仅存数卷,见《全梁文》。又撰《四声谱》,自谓入神之作。今佚。
锺嵘《诗品》评沈约曰:“观休文众制,五言最优。详其文体,察其余论,固知宪章鲍明远也。所以不闲于经纶,而长于清怨。”又曰:“词密于范(云),意浅于江(淹)也。”
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一首
吕僧珍,字元瑜。武帝受禅,以为冠将军、前军司马,寻迁给事中,右卫将军,顷之转左卫将军。天监四年(505)冬,大举北伐,自是军机多事,僧珍昼直中书省,夜还秘书。又据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冬十月丙午,北伐。”是知此诗当作于此时。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曰:“大手不重乐游,故只‘饯席樽上林’一句点命师一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