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夫似是之言,莫不动听;因形设象,易为变观。示之以祸难,激之以耻辱,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?昔苏秦说韩,羞以牛后,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,虽兵折地割,犹不为悔,人之情也。仁君年壮气盛,绪信所嬖,既惧患至,兼怀忿恨,不能复远度孤心,近虑事势,遂赍见薄之决计,秉翻然之成议。加刘备相扇扬,事结舋连,推而行之。想畅本心,不愿于此也。

【原文】

夫似是之言,莫不动听;因形设象[1],易为变观。示之以祸难,激之以耻辱[2],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?昔苏秦说韩,羞以牛后,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,虽兵折地割,犹不为悔[3],人之情也。仁君年壮气盛,绪信所嬖[4],既惧患至,兼怀忿恨,不能复远度孤心[5],近虑事势,遂赍见薄之决计[6],秉翻然之成议[7]。加刘备相扇扬[8],事结舋连[9],推而行之。想畅本心[10],不愿于此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因形设象:依据某种形势而加以假设想象。

[2]激之以耻辱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周瑜云:“受制于人……岂与南面称孤同哉!”

[3]“昔苏秦”几句:《战国策·韩策》载,苏秦为楚合纵,说韩王曰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‘牛后’乎?夫以大王之贤,挟强韩之兵,而有‘牛后’之名,臣窃为大王羞之。”韩王忿然作色,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曰:“寡人虽死,必不能事秦。”

[4]绪信:依从信赖。绪,顺从。嬖(bì):宠爱,宠幸。

[5]度(duó):计量,推测。

[6]赍(jī):抱着。见薄:疏远。

[7]翻然:高飞貌。吕向注:“持翻然高飞之成议。”

[8]扇扬:煽动宣扬。

[9]事结舋连:事件与事端紧密相连。舋,这里指事端。

[10]畅:通。张铣注:“言我想通孙权本心不愿。”

【翻译】

貌似正确的言论,没有不动听的;依据某种形势而加以假设想象,容易改变人们的看法。以未来的祸患灾难显示危机的深重,以羞耻屈辱的地位激发其自尊心,大丈夫的雄心能不奋发吗?以前苏秦游说韩王,以处于牛后跟从的地位羞耻他,韩王手握剑柄,改变脸色而发怒,即使损兵折将、国土割裂,也不后悔,这是人之常情。仁君年壮气盛,顺从听信宠臣的似是之言,既畏惧祸患的来临,更兼心怀忿恨,这样从远说就不能正确估量我的心意,从近说也不能正确思考眼前的形势,于是就抱定疏远我的决定之计,秉持远走高飞的已成之谋。再加上刘备的煽动宣扬,事件与事端紧密相连,互相推动而运行。想来真是从您本心出发,也不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