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似是之言,莫不动听;因形设象[1],易为变观。示之以祸难,激之以耻辱[2],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?昔苏秦说韩,羞以牛后,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,虽兵折地割,犹不为悔[3],人之情也。仁君年壮气盛,绪信所嬖[4],既惧患至,兼怀忿恨,不能复远度孤心[5],近虑事势,遂赍见薄之决计[6],秉翻然之成议[7]。加刘备相扇扬[8],事结舋连[9],推而行之。想畅本心[10],不愿于此也。
【注释】
[1]因形设象:依据某种形势而加以假设想象。
[2]激之以耻辱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周瑜云:“受制于人……岂与南面称孤同哉!”
[3]“昔苏秦”几句:《战国策·韩策》载,苏秦为楚合纵,说韩王曰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‘牛后’乎?夫以大王之贤,挟强韩之兵,而有‘牛后’之名,臣窃为大王羞之。”韩王忿然作色,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曰:“寡人虽死,必不能事秦。”
[4]绪信:依从信赖。绪,顺从。嬖(bì):宠爱,宠幸。
[5]度(duó):计量,推测。
[6]赍(jī):抱着。见薄:疏远。
[7]翻然:高飞貌。吕向注:“持翻然高飞之成议。”
[8]扇扬:煽动宣扬。
[9]事结舋连:事件与事端紧密相连。舋,这里指事端。
[10]畅:通。张铣注:“言我想通孙权本心不愿。”
【翻译】
貌似正确的言论,没有不动听的;依据某种形势而加以假设想象,容易改变人们的看法。以未来的祸患灾难显示危机的深重,以羞耻屈辱的地位激发其自尊心,大丈夫的雄心能不奋发吗?以前苏秦游说韩王,以处于牛后跟从的地位羞耻他,韩王手握剑柄,改变脸色而发怒,即使损兵折将、国土割裂,也不后悔,这是人之常情。仁君年壮气盛,顺从听信宠臣的似是之言,既畏惧祸患的来临,更兼心怀忿恨,这样从远说就不能正确估量我的心意,从近说也不能正确思考眼前的形势,于是就抱定疏远我的决定之计,秉持远走高飞的已成之谋。再加上刘备的煽动宣扬,事件与事端紧密相连,互相推动而运行。想来真是从您本心出发,也不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