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齐台初建[1],以公为尚书右仆射[2],领吏部[3],时年二十八。宋末艰虞[4],百王浇季[5],礼紊旧宗[6],乐倾恒轨[7]。自朝章国纪,典彝备物[8],奏议符策[9],文辞表记,素意所不蓄[10],前古所未行,皆取定俄顷[11],神无滞用[12]。太祖受命[13],以佐命之功[14],封南昌县开国公[15],食邑二千户[16]。建元二年[17],迁尚书左仆射,领选如故[18]。自营郃分司[19],卢钦兼掌[20],誉望所归,允集兹日[21]。寻表解选[22],诏加侍中。又授太子詹事[23],侍中、仆射如故。固辞侍中,改授散骑常侍[24],余如故。
【注释】
[1]台:官署名。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汉因秦制,故尚书为中台,谒者为外台,御史为宪台。”吕延济注:“宋帝以齐高帝为齐公,立百司台署,故云齐台也。”
[2]尚书右仆射:尚书省副长官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:“尚书令,任总机衡;仆射、尚书,分领诸曹。”
[3]领:兼任。谓兼任尚书吏部郎。
[4]艰虞:艰难,忧患。
[5]百王:历代帝王。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汉承百王之弊,高祖拨乱反正。”浇季:风俗浮薄的末世。
[6]旧宗:旧法。
[7]恒轨:常轨,常法。
[8]典彝:典常,常法。备物:吕向注:“典常备物,朝廷威仪也。”即车辂、旗章、弓矢、斧钺等。
[9]符策:即策书,皇帝对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的文书。
[10]素意:平素的意志。蓄:积,保存。
[11]取定:犹取决。俄顷:顷刻。
[12]神无滞用:吕向注:“谓神用不滞而必决也。”
[13]太祖:齐高帝萧道成,庙号太祖。受命:接受天命。谓即帝位。
[14]佐命:帝王即位自谓接受天命,因称臣下的辅佐为佐命。《南齐书·王俭传》:“时大典将行,俭为佐命,礼仪诏策,皆出于俭,褚渊唯为禅诏文,使俭参治之。”
[15]南昌:县名(在今江西南昌东)。属江州豫章郡。开国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的始封者,多加“开国”二字。
[16]食邑:封地。因收其赋税而食,故称。
[17]建元二年:即480年。
[18]领选:兼管官吏的选举工作。即仍兼尚书吏部郎。
[19]营郃(hé):东汉末人。献帝分置左、右仆射,建安四年(199)以营郃为尚书左仆射。事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注引蔡质《汉仪》。分司:分管。
[20]卢钦:西晋人。《晋书》本传:“入为尚书仆射,加侍中、奉车都尉,领吏部……钦举必以材,称为廉平。”
[21]允:确实。
[22]寻:不久。表:上表。
[23]太子詹事:太子官属之长,相当于皇帝之有宰相。
[24]散骑常侍:官名。侍从皇帝左右,掌顾问表诏之事。
【翻译】
齐公台署刚建立时,以公为尚书右仆射,兼管吏部的工作,时年二十八岁。宋末艰难忧患,处于历代帝王风俗浇薄的末世,原有的礼仪乱了套,音乐的常轨被毁坏。从朝廷典章国家纲纪,到按常规设置的皇帝威仪之物,以及奏议符策,文辞表记,平素的意志所不加保存的,前代古人所未施行的,都在顷刻间做出或取或舍的决断,有如神用而毫无留滞。太祖受命登基,公因辅佐有功,被封为南昌县开国公,食邑二千户。建元二年,调任尚书左仆射,仍兼管吏部选举工作不变。自从营郃分管尚书左仆射的工作,卢钦以尚书仆射的身份兼管吏部的工作,二人都是众望所归的人物,到今天声誉集中到公一人身上。不久上表要求解除吏部选举的工作,诏命再委以侍中的职务。又授予太子詹事之职,侍中、仆射的职务仍予保留。公再三要求辞去侍中,于是改授散骑常侍之职,其余职务保留不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