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昉往从末宦[1],禄不代耕[2],饥寒无甘旨之资[3],限役废晨昏之半[4]。膝下之欢[5],已同过隙[6];几筵之慕,几何可凭[7]?且奠酹不亲[8],如在安寄[9]?晨暮寂寥[10],阒若无主[11]。所守既无别理[12],穷咽岂及多喻[13]。
【注释】
[1]末宦:低微的官职。
[2]禄不代耕:指俸禄抵不上耕作的收入。
[3]甘旨:同“旨甘”,指美好的食品。资:供给,资助。
[4]限役:限于职位的奔忙。役,驱使。晨昏:即晨省昏定的简称。晨省昏定,意指夜晚服侍父母就寝,清晨省视父母问安。
[5]膝下之欢:指幼时依于父母膝下的欢乐。膝下,谓孩幼时。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。
[6]过隙:喻时间短暂,光阴易逝。
[7]“几筵”二句:古制,父母亡故,其子当筑草庐于墓侧,守孝三年。这二句指依凭几筵思慕双亲的神灵,三年之期能有多少时间?几,矮或小的桌子。筵,竹席的坐具。几何,多少。
[8]奠:献上祭品。酹(lèi):以酒洒地,表示祭奠。不亲:指一旦出任官职,不能亲自祭奠父母。
[9]如在:这里指父母之灵好像存在。
[10]晨暮寂寥:晨暮无人哭临。
[11]阒(qù)若无主:指无祭主。阒,空。
[12]守:守孝。
[13]穷咽:哀泣。多喻:多比喻。
【翻译】
我任昉以前从事低微的官职,俸禄所得还抵不上耕作的收入,因为自身处于饥寒之中,没有能力供给父母好的食物;因职务奔忙,早晚侍奉父母的礼节就缺了一半。依恋父母膝下的欢乐,已如白驹过隙一般,瞬息之间就消失了;依凭几筵思慕父母的恩情,短暂的三年又有多少?况且不能亲自献上供品,以酒洒地祭奠父母,那么祭亲如亲在的哀思又如何寄托?早晚无人哀祭一片寂静,空空荡荡的就像没有祭主一样。所以守孝既没有其他的理由,哀泣伤痛又何必引及更多的晓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