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匹夫难夺,守以勿贰。昔武始迫家臣之策,陵阳感鲍生之言,张以诚请,丁为理屈[1]。且先臣以大宗绝绪[2],命臣出纂傍统[3],禀承在昔,理绝终天[4],永惟情事,触目崩殒!若使贲高延陵之风,臣忘子臧之节[5],是废德举,岂曰能贤[6]?
【注释】
[1]“昔武始”几句:李善注:“《东观汉记》曰:张纯,字伯仁。建武初先诣阙,封武始侯。子奋,字稚通。兄根,常被病。纯病困,敕家丞翕,司空无功,爵不当传嗣。纯薨,大行移书问嗣,翕上书夺诏封奋,奋上书曰:根不病,哀臣小称病,今翕移臣。”又,“丁
为陵阳侯,薨,长子鸿,字季公,让位于弟盛,逃去。鸿初与九江鲍骏友善,及鸿亡,
遇于东海,阳狂不识骏,骏乃止让之曰: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,可谓智乎?鸿感悟垂涕,乃还就国”。
[2]先臣:蓁之父。大宗:古代宗法社会,以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。此指蓁之伯父宗。绝绪:谓无嗣。
[3]纂:继承大宗。傍统:大宗无嗣,以傍支而承统系。
[4]“禀承”二句:是说蓁“出纂傍统”,伯父宗就不再愁统系断绝了。终天,久远。谓如天之久远无穷。潘岳《哀永逝文》:“今奈何兮一举,邈终天兮不返。”
[5]“若使”二句:《春秋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吴子诸樊既除丧,将立季札,季札辞曰:曹宣公之卒也,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,将立子臧,子臧去之,遂弗为也,以成曹君。君子曰:能守节,君,义嗣也,谁敢奸君,有国,非吾节也。札虽不才,愿附于子臧,以无失节。”延陵,即指季札。
[6]“是废”二句:《春秋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宋穆公疾,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……对曰:‘群臣愿奉冯也。’公曰:‘不可。先君以寡人为贤,使主社稷,若弃德不让,是废先君之举也,岂曰能贤?’”
【翻译】
臣守抱匹夫难夺之志,而无二心。从前武始侯受封,是迫于家臣的主意;陵阳侯止让,则是为鲍生的话所感悟。张奋以诚恳之心请求让封,丁鸿则因理屈而就封。再说,父亲在世时,因伯父无子嗣而叫臣去承其统系。秉承父亲在昔之命,则从道理上讲将不会再有无穷的悲哀。长思此情,真是触目而心摧魂坠啊!如果使兄贲有延陵季札之高风,臣却忘了子臧的节操,则是弃德不让,废先君之举,这岂能叫贤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