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见故国之旗鼓,感平生于畴日,抚弦登陴,岂不怆悢[1]?所以廉公之思赵将[2],吴子之泣西河[3],人之情也。将军独无情哉?想早励良规[4],自求多福。
【注释】
[1]“见故”几句:袁宏《后汉纪·孝献皇帝纪》臧洪报袁绍书曰:“每登城勒兵,望主人之旗鼓,感故友之周旋,抚弦搦矢,不觉流涕之覆面也。”畴日,昔日。陴(pí),城上女墙。怆悢(liàng),悲伤。
[2]所以廉公之思赵将:廉公,指廉颇,战国时赵国名将。据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载,因廉颇在赵被谗,投奔魏国,魏也不信用他,后为楚将,无功。其间,赵国多次被秦所困,故廉颇仍想着再做赵将。
[3]吴子之泣西河:吴子,即吴起,战国初期魏将。据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载,吴起任西河守,颇有治绩,因魏武侯听信谗言,把他召回。吴起临别西河时哭泣说,我走之后,西河必将被秦吞并,魏国从此要灭亡了。后果如其言。
[4]励:勉励。规:规划,计划。
【翻译】
晚春三月时节,江南碧草蔓发,树间杂花映照,群莺翩翩飞舞。您见到了故国的旗帜、战鼓,回想起往日的生活经历,拿着弓弦登上城上的女墙,难道不感到悲怆哀伤吗?廉颇之所以想再当赵国的将军,吴起之所以泣别西河的守地,正是人们故国之情的自然流露。唯独将军您没有这种情意吗?希望您能早日勉励自己制定良策,以自求多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