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劲松彰于岁寒,贞臣见于国危。入郑都而抵掌,义桓友之忠规。竭股肱于昏主,赴涂炭而不移。世善职于司徒,缁衣弊而改为。

【原文】

劲松彰于岁寒[1],贞臣见于国危[2]。入郑都而抵掌[3],义桓友之忠规[4]。竭股肱于昏主[5],赴涂炭而不移。世善职于司徒[6],缁衣弊而改为[7]

【注释】

[1]劲松彰于岁寒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岁寒,然后松柏之后凋也。’”

[2]贞臣见于国危:《老子》十八章:“国家昏乱有贞臣。”

[3]抵掌:拍掌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(苏秦)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,赵王大悦。”谓交谈洽意投合。此指赞赏。

[4]桓友:西周末年之郑桓公,名友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郑桓公友者,周厉王少子,而宣王庶弟也……友初封于郑……幽王以为司徒。和集周民,周民皆说。河洛之间,人便思之。为司徒一岁,幽王以褒后故,王室治多邪,诸侯或畔之……二岁,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,并杀桓公。”

[5]股肱(gōng):本指大腿和胳膊,借喻辅佐君主的大臣。

[6]世善职于司徒:《诗经·郑风·缁衣》之毛序:“美武公也。父子并为周司徒,善于其职,国人宜之,故美其德,以明有国者善善之功焉。”桓公死,其子武公继为周之司徒。

[7]缁衣:黑色衣服。此为卿士听朝之正服。《诗经·郑风·缁衣》:“缁衣之宜兮,敝予又改为兮。”毛传:“有德君子,宜世居卿士之位焉。”谓桓公与武公,都是有德君子。桓公能竭忠规于幽王,武公又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。继为周之司徒,是完全应该的。

【翻译】

松树在寒冬腊月里更显得苍劲,忠臣在国家危急之时才看得分明。入郑都令我拍掌赞赏,推崇桓公规劝幽王竭尽忠诚。竭力匡辅昏主做好股肱之臣,哪怕走向泥涂火坑也不变心。父子相继为司徒善守职分,犹如黑色官服破旧而更新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