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纷吾既迈此全节,又继之以盘桓。问休牛之故林,感征名于桃园。发阌乡而警策,愬黄巷以济潼。眺华岳之阴崖,觌高掌之遗踪。忆江使之反璧,告亡期于祖龙。不语怪以征异,我闻之于孔公。愠韩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。魏武赫以霆震,奉义辞以伐叛。彼虽众其焉用,故制胜于庙筭。砰扬桴以振尘, 瓦解而冰泮。超遂遁而奔狄,甲卒化为京观。

【原文】

纷吾既迈此全节[1],又继之以盘桓[2]。问休牛之故林[3],感征名于桃园[4]。发阌乡而警策[5],愬黄巷以济潼[6]。眺华岳之阴崖[7],觌高掌之遗踪[8]。忆江使之反璧[9],告亡期于祖龙[10]。不语怪以征异,我闻之于孔公[11]。愠韩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[12]。魏武赫以霆震,奉义辞以伐叛[13]。彼虽众其焉用,故制胜于庙筭[14]。砰扬桴以振尘[15]纷吾既迈此全节,又继之以盘桓。问休牛之故林,感征名于桃园。发阌乡而警策,愬黄巷以济潼。眺华岳之阴崖,觌高掌之遗踪。忆江使之反璧,告亡期于祖龙。不语怪以征异,我闻之于孔公。愠韩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。魏武赫以霆震,奉义辞以伐叛。彼虽众其焉用,故制胜于庙筭。砰扬桴以振尘,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瓦解而冰泮。超遂遁而奔狄,甲卒化为京观。 瓦解而冰泮[16]。超遂遁而奔狄[17],甲卒化为京观[18]

【注释】

[1]迈:行。全节:地名。李善注:“即《汉书》全鸠里,戾太子死处。《图经》曰:‘全节,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。’”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臧匿泉鸠里。”全与泉,同声取用。

[2]盘桓:踌躇,前进不得貌。

[3]休牛之故林:指周武王伐商归来后,放马于华山,放牛于桃林,向天下展示偃武修文之心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李善注引《东征记》:“全节,地名。其西名桃原,古之桃林也。”故林,即古之桃林。

[4]征:证验。

[5]阌乡:地名。汉时属湖县,今属河南灵宝。警策:即敕戒之以策,用鞭戒马。

[6]愬(sù):通“溯”,向着。黄巷:地名。李善注:“《述征记》曰:‘河自关北东流,水侧有坂,谓之黄巷坂。’”潼:指潼水。李善注:“《雍州图经》曰:‘潼水在华阴县界。’”黄巷坂与潼水,均在陕西老潼关附近。

[7]华岳:指西岳华山,在今陕西华阴南。阴崖:华岳北面的山崖。山北水南皆曰阴。

[8]觌(dí):见。高掌:华山高处的仙人掌印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缀以二华,巨灵赑屃(bì xì),高掌远跖,以流河曲,厥迹犹存。”薛综注:“古语云:‘此本一山,当河水过之而曲行,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,足蹋离其下,中分为二,以通河流。手足之迹,于今尚在。’”

[9]江使之反璧:谓江之使者送还秦璧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(三十六年)秋,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,有人持璧遮使者曰:‘为吾遗滈(hào)池君。’因言曰:‘今年祖龙死。’使者问其故,因忽不见,置其璧去。使者奉璧具以闻,始皇默然良久,曰:‘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。’退言曰:‘祖龙者,人之先也。’使御府视璧,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。”

[10]祖龙:李善注引苏林曰:“祖,始也。龙,人君之象。谓始皇也。”

[11]“不语怪”二句:言孔子不谈怪异难明的事情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”孔公,指孔子。

[12]“愠(yùn)韩马”二句:指建安十六年(211),马超、韩遂等在关中作乱、屯兵潼关之事。事详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。愠,恼怒。韩马,指韩遂和马超。大憝(duì),大恶。阻,依仗,凭恃。关谷,李善注:“潼关、函谷也。”称乱,举乱。《尚书·汤誓》:“敢行称乱。”孔传:“称,举也。举乱,以诸侯伐天子。”

[13]“魏武”二句:指曹操领兵征讨马超等叛乱事。魏武,魏武帝曹操。霆震,疾雷,霹雳。义辞,正义的理由。伐叛,讨伐叛逆者。《春秋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叛而伐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载,建安十六年(211)三月,“马超遂与韩遂、杨秋、李堪、成宜等叛”。

[14]“彼虽众”二句:指曹操料定马超等难以成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公谓诸将曰:‘战在我,非在贼也。贼虽习长矛,将使不得以刺,诸君但观之耳。’”制胜,取胜,战胜。《孙子兵法·虚实》:“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”庙筭,在庙堂之上做好胜败的算计。《孙子兵法·计》: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。”

[15]砰(pēng):象声词,撞击声。桴(fú):鼓槌。

[16] 纷吾既迈此全节,又继之以盘桓。问休牛之故林,感征名于桃园。发阌乡而警策,愬黄巷以济潼。眺华岳之阴崖,觌高掌之遗踪。忆江使之反璧,告亡期于祖龙。不语怪以征异,我闻之于孔公。愠韩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。魏武赫以霆震,奉义辞以伐叛。彼虽众其焉用,故制胜于庙筭。砰扬桴以振尘,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瓦解而冰泮。超遂遁而奔狄,甲卒化为京观。 (huà):破裂之声。瓦解、冰泮:形容韩马兵败之势。泮,裂开。

[17]狄:指西凉,即凉州(今甘肃)一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遂、超等走凉州。”

[18]甲卒:此指战死的士卒。京观:大坟。《春秋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收晋尸以为京观。”杜预注:“积尸封土其上,谓之京观。”

【翻译】

我心绪纷乱地迈步全节之地,接着便陷入沉思盘桓不前。向人打听武王放牛的桃林,有感于桃园之名今可证验。离开阌乡而扬鞭跃马,取道黄巷而渡潼西进。眺望西岳的北崖,一睹仙人的掌印。想起江神遣使送还秦皇所沉的玉璧,因而告诉始皇即将死亡之期。不谈鬼怪也不征引奇异,我从孔子那里早已听取。可恨韩遂马超之元恶大罪,凭借潼关函谷而行逆举乱。曹操以显赫的震雷之势,据正义以兴师讨伐反叛。他们虽然人多势众又有何用?制胜敌人主要是靠运筹妙算。砰砰擂鼓,声震尘扬;哗然敌溃,瓦解冰泮。马超韩遂脱逃投命于西狄,士卒积尸累累成为大坟山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