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降曲崤而怜虢,托与国于亡虞。贪诱赂以卖邻,不及腊而就拘。垂棘反于故府,屈产服于晋舆。德不建而民无援,仲雍之祀忽诸。

【原文】

降曲崤而怜虢[1],托与国于亡虞[2]。贪诱赂以卖邻[3],不及腊而就拘[4]。垂棘反于故府[5],屈产服于晋舆[6]。德不建而民无援,仲雍之祀忽诸[7]

【注释】

[1]曲崤:地名。属虢(guó)国。虢:周诸侯国名。其地在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与山西平陆之间。

[2]与国:相与友善之国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韩、齐为与国。”姚宏注:“相与为党也,有患难相救助也。”虞:古国名。在今山西与河南交界的平陆北。虢与虞是唇齿相依的邻邦,虢托命于虞,结果连累虞国也亡了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宫之奇谏曰:‘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……’”僖公二年(前658),晋献公派大臣荀息以屈产之乘(马)、垂棘之璧向虞国借道,以讨伐虢国。到僖公五年(前655)冬,晋国灭掉了虢国。晋军回师途中,驻扎在虞国,又趁机偷袭灭掉了虞国。

[3]贪诱赂:指虞公接受晋国宝马、玉璧以借道的诱惑。

[4]腊:祭祀之名。即腊祭,岁终祭祀众神。晋国向虞国借道伐虢,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拒绝答应。虞公不听。宫之奇曰:“虞不腊矣!”其意是说,虞国之亡,指日可待,年终的腊祭也不能举行了。宫之奇说此话时为初秋,八月晋攻虢都上阳,冬十二月灭虞,虞公被俘虏。详见《春秋左传·僖公五年》。

[5]垂棘:出产美玉的地方,以之代指璧玉。此指晋国用于向虞国借路的“垂棘之璧”。反:同“返”。

[6]屈产:屈地出产的良马。此指晋国用于向虞国借路的“屈产之乘”。

[7]“德不建”二句:语本《春秋左传·文公五年》:“臧文仲闻六与蓼灭,曰:‘皋陶、庭坚不祀忽诸。德之不建,民之无援,哀哉!’”谓二国之君不能建德,结援大国,忽然而亡。与此虞君同。仲雍,虞国鼻祖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是时周武王克殷。求太伯、仲雍之后,得周章。周章已君吴,因而封之。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,列为诸侯。”忽诸,刘良注:“雍之后忽然绝祀。”诸,语助词,无义。

【翻译】

我走下曲曲折折的崤坂,想到虢国真可怜,与虞国结为友邦互相支援。虞国贪图诱人的宝物而出卖邻国,还没到岁暮腊祭日就进了晋牢监。垂棘之璧重返其故府,屈产之马又驾晋车辕。不树恩德,人民无人援救,仲雍以来的祖祭突然中断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