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亦有目不步体[1],邪眺旁剔[2];靡闻而惊[3],无见自
[4]。周环回复,缭绕磐辟[5]。戾翳旋把,萦随所历[6]。彳亍中辍[7],馥焉中镝[8]。前
重膺[9],傍截叠翮[10]。
【注释】
[1]目不步体:谓眼的注意力与身体行动不统一。
[2]邪眺旁剔:眼常斜视,惊惕着左右两边。李善注:“剔与惕,古字通。”
[3]惊:恐惧。
[4]
(mò):鸟惊视。
[5]“周环”二句:皆描述野雉回从往复之状。缭绕,回环旋转。磐(pán)辟,退缩旋回貌。
[6]“戾(liè)翳”二句:徐爰注:“言转翳回旋,随雉所趋,取其便也。”戾,徐爰注:“转也。”扭转。旋把,翳内所执的把柄。
[7]彳亍(chì chù):慢步走路的样子。辍(chuò):中止。李善注:“今本并云‘彳亍中辄’。张衡《舞赋》:‘蹇兮宕往,彳兮中辄。’”
[8]馥(bì):象声词。徐爰注:“中镞声也。”即野雉中箭之声。镝(dí):箭头。
[9]
(liè):徐爰注:“割也。”割裂,裂开。《集韵》以“
”为“列”之别体。重膺(yīng):左右胸。雉前胸突起,胸骨中贯,将胸肌分为左右两部分。
[10]叠翮:指左右翅膀。
【翻译】
也有惊疑的野雉,吓得目光与行动背离,双目斜视,左右惊惕;尚未听到声音就慌张,未曾见到踪影就疑悸。回环往复行动,旋转盘桓不已。射者扭动旋把转动翳体,围绕野雉的行动进行监视。野雉乍行乍止途中停步,嗤的一声身中鸣镝。体前摧裂胸脯,侧面穿透两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