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岁躔阉茂,月次姑洗,皇帝有天下之五载也。乐迁夏谚,礼变商俗,业类补天,功均柱地。河海夷晏,风云律吕。坐朝晏罢,每旦晨兴。属传漏之音,听鸡人之响。以为星火谬中,金水违用,时乖启闭,箭异锱铢。爰命日官,草创新器。

【原文】

岁躔阉茂[1],月次姑洗[2],皇帝有天下之五载也[3]。乐迁夏谚,礼变商俗[4],业类补天[5],功均柱地。河海夷晏[6],风云律吕[7]。坐朝晏罢,每旦晨兴。属传漏之音[8],听鸡人之响[9]。以为星火谬中[10],金水违用[11],时乖启闭[12],箭异锱铢[13]。爰命日官[14],草创新器。

【注释】

[1]岁:指太岁。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。与岁星相应。岁星即木星,古代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,因将黄道分为子、丑、寅、卯……十二等分,以每年岁星所在部分,作为岁名。但岁星运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,与分黄道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,为避免这种不方便,假设太岁作与岁星实际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。以每年太岁所在的位置来纪年。后来又与天干配合,组成六十干支,用以纪年。躔(chán):日月星辰的运行。阉(yān)茂:地支中戌的别称,用以纪年。此指戌年。

[2]姑洗:古代十二音律的第五种,也用来指农历三月。

[3]皇帝:指梁武帝萧衍。

[4]“乐迁”二句:此指梁武帝改变前朝淫靡腐朽的恶政。夏谚,夏代民间的俗语。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夏谚曰:‘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’”此借指游乐。商俗,李善注:“《尚书》曰:商俗靡靡,利口惟贤。”指随顺阿谀上意。

[5]补天:与下文“柱地”皆古代神话传说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……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。”后以挽回世运为补天柱地。

[6]夷晏:平静清明。指太平景象。

[7]风云:喻局势。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将军权重于淮阴,指㧑足以振风云。”律吕:音律,乐律。《海内十洲记·聚窟洲》:“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,西域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,大如雀卵,黑如桑椹……使者对曰:‘臣国去此三十万里,国有常占,东风入律,百旬不休,青云干吕,连月不散者,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。’”意谓时局升平。

[8]属:专注,注意倾听。

[9]鸡人:古报晓之官。

[10]星火:古星名。

[11]金水:指刻漏。

[12]启闭:节气名。启,指立春、立夏。闭,指立秋、立冬。

[13]箭:漏壶中指示时刻的漏箭。锱铢:细小,轻微。

[14]日官:古代掌天文历数之官。《春秋左传·桓公十七年》:“天子有日官,诸侯有日御。”

【翻译】

岁至阉茂,是为戌年,月份到了三月,正是皇帝拥有天下的第五年。改变了前朝淫靡游乐、好阿谀拒正谏的恶政。功劳业绩如同女娲炼石补天,断鳌足柱地一样。现在四海平静清明,时局升平。上朝听政事,到了晚上才退朝休息;每天早上早起,勤于政务。关注传漏之音,听鸡人报晓之声。因为司历所报日夜时分谬误不准,漏壶所示时刻违背时用,时令所指不符合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时刻,漏壶上漏箭所指的刻度也有差错,皇帝才命令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建造新的刻漏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