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夫自天观象,昏旦之刻未分;治历明时,盈缩之度无准。挈壶命氏,远哉义用!揆景测辰,徼宫戒井,守以水火,分兹日夜。而司历亡官,畴人废业,孟陬殄灭,摄提无纪。卫宏载传呼之节,较而未详;霍融叙分至之差,详而不密。陆机之赋,虚握灵珠;孙绰之铭,空擅昆玉。弘度遗篇,承天垂旨,布在方册,无彰器用。譬彼春华,同夫海枣,宁可以轨物字民,作范垂训者乎。且今之官漏,出自会稽,积水违方,导流乖则,六日无辨,五夜不分。

【原文】

夫自天观象[1],昏旦之刻未分[2];治历明时[3],盈缩之度无准[4]。挈壶命氏[5],远哉义用!揆景测辰[6],徼宫戒井[7],守以水火[8],分兹日夜。而司历亡官[9],畴人废业[10],孟陬殄灭[11],摄提无纪[12]。卫宏载传呼之节[13],较而未详;霍融叙分至之差[14],详而不密。陆机之赋[15],虚握灵珠[16];孙绰之铭[17],空擅昆玉[18]。弘度遗篇[19],承天垂旨[20],布在方册[21],无彰器用。譬彼春华[22],同夫海枣[23],宁可以轨物字民[24],作范垂训者乎。且今之官漏,出自会稽[25],积水违方,导流乖则,六日无辨[26],五夜不分[27]

【注释】

[1]自天观象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。”观象,观察天象。

[2]刻:计时的单位。古代以铜漏计时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。按节令,昼夜刻数不同。冬至昼四十五刻,夜五十五刻;夏至昼六十五刻,夜三十五刻。

[3]治历明时:谓制定历法,阐明天时的变化。

[4]盈缩:长短。指岁时节气的长短。

[5]挈(qiè)壶命氏:挈壶氏,官名。掌刻漏以报时。

[6]揆景:测量日影。测辰:测定时辰。

[7]徼(jiào)宫戒井:意谓宫中袭用军中的戒井守壶制度,夜漏起时守卫者开始巡行宫中。吕向注:“言以漏刻日晷及时,昼漏尽夜漏起,则守卫者巡于宫中。”徼宫,巡察宫中。戒井,指在行军时告知将士水井所在。《周礼·挈壶氏》“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”,郑司农注:“谓为军穿井,井成,挈壶县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,知此下有井。壶所以盛饮,故以壶表井。”吕向注:“戒井,谓宫则挈壶氏以壶悬井上以表井成也。”

[8]守以水火:谓有专人向漏壶中加水,有专人拿灯火看漏上的刻度。

[9]司历:掌管历法之官。亡官:犹失职。此指报告岁时节气不准确。

[10]畴人:掌历算之官。

[11]孟陬(zōu)殄灭:《汉书·律历志》孟康注:“历纪废绝,闰余乖错,不与正岁相值,谓之殄灭。”孟陬,指农历正月。

[12]摄提无纪:《汉书·律历志》孟康注:“摄提,星名,随斗杓所指,建十二月,若历误,春三月当指辰,而乃指巳,是为失方也。”摄提,星名。无纪,此指星次年份测算不准。

[13]卫宏载传呼之节:李善注引卫宏《汉旧仪》:“夜漏起宫中,宫城门传五伯官,直符行卫士,周庐击木柝, 夫自天观象,昏旦之刻未分;治历明时,盈缩之度无准。挈壶命氏,远哉义用!揆景测辰,徼宫戒井,守以水火,分兹日夜。而司历亡官,畴人废业,孟陬殄灭,摄提无纪。卫宏载传呼之节,较而未详;霍融叙分至之差,详而不密。陆机之赋,虚握灵珠;孙绰之铭,空擅昆玉。弘度遗篇,承天垂旨,布在方册,无彰器用。譬彼春华,同夫海枣,宁可以轨物字民,作范垂训者乎。且今之官漏,出自会稽,积水违方,导流乖则,六日无辨,五夜不分。 呼备火。”卫宏,字敬仲。东汉著作家、学者。

[14]霍融叙分至之差:《后汉书·律历志》载,汉和帝刘肇“永元十四年,待诏太史霍融上言:‘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,不与天相应,或时差至二刻半,不如夏历密。’诏书下太常,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,课度远近。”霍融,西汉人,曾任太史令。分至之差,指漏刻所示时日与分至日不符。分至,即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。

[15]陆机之赋:指陆机所作《漏刻赋》。

[16]灵珠:灵蛇珠,亦称隋珠,宝珠。喻文辞之美。

[17]孙绰之铭:指孙绰所作《漏刻铭》。孙绰,字兴公,太原中都(今山西平遥)人。东晋玄言诗人。

[18]昆玉:昆仑山的美玉。亦喻文辞之美。

[19]弘度遗篇:李善注:“《晋书》曰:李充字弘度,集有《漏刻铭》。”

[20]承天:即何承天,南朝宋天文学家。精通天文律历,曾上表指出旧历疏漏不当,奏请改历,上从之,称元嘉历。

[21]方册:谓典籍。

[22]春华:春花。

[23]海枣: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不合经术者》:“(齐)景公谓晏子曰:‘东海之中,有水而赤,其中有枣,华而不实,何也?’晏子对曰:‘昔者秦穆公乘龙舟而理天下,以黄巾裹烝枣,至东海而捐其布,彼黄布,故水赤,烝枣,故华而不实。’”后以海枣比喻徒有外表,华而不实。

[24]轨物:规范事物。字民:抚养人民。

[25]出自会稽:李善注:“萧子云《东宫杂记》曰:天监六年,上造新漏,以台旧漏给宫。漏铭云:咸和七年,会稽山阴令魏丕造,即会稽内史王舒所献漏也。”

[26]六日:指夏至与冬至。

[27]五夜:指五更。

【翻译】

古代仰观天象,白天和晚上的时刻没有明确划分;修治历法以阐明天时的变化,岁时节气长短之度没有标准。就设置挈壶氏的官位,命他用壶盛水为漏来计算时间,作用和意义何等久远!测量日影,确定时辰;按照宫中井上所悬漏壶安排宫中夜间巡逻。有专人看管漏壶向壶里加水,用灯火照看漏上刻度,白天和夜晚的时刻就分得很清楚了。后来世道衰微,司历失职,历算师丢弃了自己的职业,出现了历法的正月发生错误,摄提星应指方位与实指方位有误差。卫宏在《汉旧仪》中记载了宫中晚上保卫传呼巡更防火的规章制度,但略而不详;霍融上疏谈刻漏所示时日与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不符,详细而不周密。陆机和孙绰有关刻漏的铭赋,空有文采。李弘度遗留下来的《漏刻铭》,何承天奉旨改定的元嘉历,都记载在书籍典册上,没有公开地实际运用。好比春花色彩斑斓,又如海枣华而不实,怎么可以规范事物抚育人民,作为规范传布教训呢?何况现在的刻漏是东晋时会稽内史王舒所献,山阴令魏丕监造的,贮水的壶违背法则,引导流水的方法不合规则,冬至、夏至不能辨别,五更时间分不清楚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