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天道夷且简[1],人道崄而难[2]。
休咎相乘蹑[3],翻覆若波澜。
去疾苦不远[4],疑似实生患[5]。
近火固宜热,履冰岂恶寒[6]。
掇蜂灭天道[7],拾尘惑孔颜[8]。
逐臣尚何有[9],弃友焉足叹。
福钟恒有兆[10],祸集非无端。
天损未易辞[11],人益犹可欢[12]。
朗鉴岂远假[13],取之在倾冠[14]。
近情苦自信[15],君子防未然[16]。
【注释】
[1]天道:自然界的规律。夷:平坦。简:简易,单纯。
[2]人道:人类社会的处事原则。崄(xiǎn):艰险。
[3]休咎:即善与恶,吉与凶,福与祸。相乘蹑:谓互相追随。乘,登。蹑,踩。
[4]去疾:去除毒害、灾祸。苦:恨。远:尽。
[5]疑似:谓是非难辨。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:“使人大迷惑者,必物之相似也。玉人之所患,患石之似玉者。相剑者之所患,患剑之似吴干者。贤主之所患,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……疑似之迹,不可不察。”患:灾祸。
[6]履:踩。恶(wù):讨厌,不喜欢。
[7]掇蜂:把蜂取走。周宣王时,重臣尹吉甫的后妻欲害前妻之子伯奇,以立己子为太子,就把一只去了毒的蜂放在衣领上,让伯奇替她捉走,以便诬其无礼。吉甫远远看见,怒而逐去伯奇。事见刘向《说苑》。灭天道:谓父道不存。
[8]拾尘惑孔颜: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,饿了七天。颜回找了些米回来做饭,快熟时,看见烟尘落在饭甑中,就把不净的饭抓出来吃了。睡醒午觉的孔子刚好看见,以为他偷吃,后经颜回说明,孔子才知自己错怪了弟子,感慨地说:“所信者目也,而目犹不可信;所恃者心也,而心犹不足恃。弟子记之,知人固不易矣。”事见《吕氏春秋·审分览》。
[9]逐臣:被朝廷贬谪放逐之臣。
[10]钟:聚集。恒:常。
[11]天损:指自然界带来的损害。
[12]人益:人为所加的。谓通过人的努力去防止祸患的发生。
[13]朗鉴:明亮的镜子。指可供借鉴的实例。假:借,取。
[14]倾冠:谓冠不正。
[15]近情:谓急于名利。近,切近。情,情欲,利欲。苦:恨。
[16]君子:有德行的人。李善注:“小人近情,自信而遇祸;君子远虑,防未然而蒙福。”
【翻译】
天道运行平直单纯,人类社会危险艰难。
吉凶祸福互相追随,翻来覆去有如波澜。
灾祸只恨去除不尽,是非难辨易生祸患。
近火本来应当发热,踏冰岂能讨厌严寒。
诱人取蜂摧灭天道,误会拾尘迷惑孔颜。
逐臣还能有何追求,被友抛弃又何足叹。
福聚常常显露征兆,祸集并非毫无由端。
老天降罚无从规避,谨慎防祸犹可乐观。
明镜哪用老远去找,随便一照可见倾冠。
急于名利恨其自信,君子虑远防患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