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普辞条与文律,良余膺之所服。练世情之常尤,识前修之所淑。虽浚发于巧心,或受㰞于拙目。彼琼敷与玉藻,若中原之有菽。同橐籥之罔穷,与天地乎并育。虽纷蔼于此世,嗟不盈于予掬。患挈瓶之屡空,病昌言之难属。故踸踔于短垣,放庸音以足曲。恒遗恨以终篇,岂怀盈而自足?惧蒙尘于叩缶,顾取笑乎鸣玉。

【原文】

普辞条与文律[1],良余膺之所服[2]。练世情之常尤,识前修之所淑[3]。虽浚发于巧心,或受㰞于拙目[4]。彼琼敷与玉藻,若中原之有菽[5]。同橐籥之罔穷,与天地乎并育[6]。虽纷蔼于此世,嗟不盈于予掬[7]。患挈瓶之屡空[8],病昌言之难属[9]。故踸踔于短垣,放庸音以足曲[10]。恒遗恨以终篇,岂怀盈而自足[11]?惧蒙尘于叩缶,顾取笑乎鸣玉[12]

【注释】

[1]普:普见。辞条、文律:互文同义,均指文之法式。

[2]余膺之所服:即服余膺。服膺,存于胸中常常体念之。膺,胸。

[3]“练世情”二句:李周翰注:“练简时人之常过,乃识前贤之所美也。”练,熟悉。尤,过。前修,前贤。淑,善。

[4]“虽浚(jùn)发”二句:李善注:“言文之难,不能无累;虽复巧心浚发,或于拙目受蚩。”浚,深。㰞,笑,与“蚩”同。

[5]“彼琼敷”二句:此言琼敷玉藻之文,唯勤学者可采之。琼敷玉藻,喻文。敷,与“华”同,花朵。中原有菽,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”按,菽,豆。“中原有菽”虽出自《诗经》,亦为六朝人习用语。

[6]“同橐籥(tuó yuè)”二句:谓琼敷玉藻之文,若橐籥之生生不息,可与天地长存并育。橐籥,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。犹今之风箱。《老子》五章:“天地之间,其犹橐籥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”

[7]“虽纷蔼”二句:谓世间自多琼敷玉藻之文,惜自己所获不多。纷蔼,繁多。掬(jū),两手捧曰掬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绿》:“终朝采绿,不盈一掬。”

[8]挈瓶之屡空:自喻才疏学浅,所取不多。挈瓶,汲水之瓶,容量较小,以喻小智之人。屡空,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回也其庶乎!屡空。”言颜回安贫,屡至空匮。

[9]昌言之难属:谓前修佳作难以为继。昌言,犹当言,言之有当者。昌,当。属,续。

[10]“故踸踔(chén chuō)”二句:言自己才分有限,唯有短韵、庸音以足曲。踸踔,一足行路之状,谓脚一长一短,行走艰难。短垣(yuán),矮墙。

[11]“恒遗恨”二句:上二句谓仅能写短文,这里故言抱恨终篇,岂能自满自足?遗恨,恨之有余。盈,满。

[12]“惧蒙尘”二句:叩缶为自喻,鸣玉以喻前修。蒙尘,蒙受灰尘。叩缶(fǒu),秦人之俗乐。缶,瓦器为乐。鸣玉,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戛击鸣球。”鸣球,先王之雅奏。球,玉磬。

【翻译】

我所见到的全部文章法则,常在心中细细体念。熟悉了一般人易患的过错,更加认识到前贤作文的精练。尽管是深深发自内心的文思,却往往受到世俗之徒的褒贬。前人的文章美好得像金枝玉叶,又多得像豆子布满了大地中原。更像橐籥之生息无穷,将与天地并存共妍。虽然妙文纷呈于眼前,可叹我所取一捧还不满。拿了一只小瓶去打水而屡打屡空,前贤的文章如此美妙要继承实在困难!我所做的就像跛子跳墙,勉强凑一点平庸短文丢人现眼。常常勉为其难而又抱恨终篇,难道还敢自称自赞?羞愧自己像敲打着土制的旧乐器,贻笑于金声玉振煌煌管弦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