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或苕发颖竖,离众绝致[1],形不可逐,响难为系[2]。块孤立而特峙,非常音之所纬[3]。心牢落而无偶,意徘徊而不能揥[4]。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[5]。彼榛楛之勿翦,亦蒙荣于集翠[6]。缀《下里》于《白雪》,吾亦济夫所伟[7]。
【注释】
[1]“或苕(tiáo)发”二句:李善注:“言作文利害,理难俱美。或有一句同乎苕发颖竖,离于众辞,绝于致思也。”苕发,芦苇花开。颖竖,禾稻抽穗。离众,出于众人之上者。绝致,超越一般。
[2]“形不”二句:谓形不能追赶影,声响不能被拴住。李善注:“言方之于影而形不可逐,譬之于声而响难系也。”系,用绳拴捆。
[3]“块孤立”二句:李善注:“文之绮丽,若经纬相成。一句既佳,块然立而特峙,非常音所能纬也。”块,突出,独立,块然而独立。特峙(zhì),耸立。常音,指文中一般语句,以音乐为喻。纬,指经纬,组织。
[4]“心牢落”二句:李善注:“言思心牢落而无偶。”意谓离众绝致之佳句在文中显得孤立突出,故曰牢落无偶,徘徊而无所适从。牢落,辽落,落寞。揥(dì),取。
[5]“石韫玉”二句:李善注:“虽无佳偶,因而留之。譬若水石之藏珠玉,山川为之辉媚也。”
[6]“彼榛楛(hù)”二句:李善注:“以珠玉之句既存,故榛楛之辞亦美。”意谓恶木榛楛因翠鸟之栖而沾光。榛楛,小木,恶木之属。以喻庸音。蒙荣,钱锺书《管锥编》曰:“‘蒙荣’者,俗语所谓‘附骥’‘借重’‘叨光’。”集,鸟栖于木。翠,青羽雀。
[7]“缀《下里》”二句:《下里》,曲之通俗低下者。《白雪》,曲之高雅者。语见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……其为《阳春》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。”曲愈高,和愈寡。
【翻译】
又有一种情况:有的文句出类拔萃,鹤立鸡群,好像物形之追影,回声之难寻。一若奇峰突起于平地,非寻常语句可与比邻。孤芳自赏不免心情落寞,居高临下没有同伴相亲。山中有玉使顽石增添光辉,水里藏珠令河水妩媚动人。榛楛恶木未曾铲除,翠鸟栖息使之变得可心。《下里》《巴人》与《阳春》《白雪》同奏,红花绿叶点缀着春的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