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或文繁理富[1],而意不指適[2]。极无两致,尽不可益[3]。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[4]。虽众辞之有条[5],必待兹而效绩[6]。亮功多而累寡[7],故取足而不易[8]。
【注释】
[1]文繁理富:文辞繁多内容庞杂。
[2]指適:主旨。適,主要。
[3]“极无”二句:钱锺书《管锥编》曰:“‘极’如《书·洪范》‘皇建其有极’之‘极’,中也,今语所谓‘中心思想’‘无两致’者,不容有二也”;“‘尽’谓至竟,即‘指適’也……旧语曰‘到地头’,今语曰‘达目的’。‘不可益’即‘无两致’,谓注的唯一,方可命中,增多则莫知所向。”
[4]“立片言”二句:李善注:“以文喻马也。言马因警策而弥骏,以喻文资片言而益明也。夫驾之法以策驾乘,今以一言之好,最于众辞,若策驱驰,故云警策。”钱锺书《管锥编》曰:“文繁理富而不立主脑,不点眼目,则散钱未串,游骑无归,故‘立片言以居要……必待兹而效绩’。”片言,一两句话。居要,处在重要、首要地位。警,警诫。策,马鞭。
[5]众辞:指文中除“警策”而外的其余文句。
[6]兹:代词。指“警策”。效绩:犹言致其功。
[7]功多而累寡:功绩多而失误少。
[8]取足:所取者多。不易:不改易。
【翻译】
有一种情况:内容庞杂,文辞繁富,但是中心思想却模糊。文章主旨只能有一个,多了反而有坏处。点睛之语要突出,文章全靠它做主;其他文句纵然条理很清楚,群龙待首唯独主脑不能无。能够做到这一点,功劳大而缺点少,于是大功告成不必改弦更张另找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