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昔汉氏失御[1],奸臣窃命[2]。祸基京畿[3],毒遍宇内[4]。皇纲弛紊[5],王室遂卑[6]。于是群雄蜂骇[7],义兵四合[8]。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[9],电发荆南[10]。权略纷纭[11],忠勇伯世[12]。威棱则夷羿震荡[13],兵交则丑虏授馘[14]。遂扫清宗祊[15],蒸禋皇祖[16]。于时云兴之将带州[17],飙起之师跨邑[18]。哮之群风驱[19],熊罴之众雾集[20]。虽兵以义合,同盟戮力[21],然皆苞藏祸心[22],阻兵怙乱[23]。或师无谋律[24],丧威稔寇[25]。忠规武节[26],未有如此其著者也[27]。
【注释】
[1]失御:失去驾御。
[2]奸臣:指董卓。灵帝时任并州牧,昭宁元年(189)利用外戚宦官火并的机会,率兵入洛阳,废少帝,立献帝,自任相国,专断朝政。窃命:谓盗用国家的权柄。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上失其政,奸臣窃国命。”
[3]基:始。
[4]毒:祸患。宇内:天下。
[5]皇纲:朝廷的纲纪法度。驰紊:驰废紊乱。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帝典阙而不补,王纲驰而未张。”
[6]卑:衰微。
[7]蜂骇:蜂起。比喻众多。
[8]义兵:李善注:“魏相曰:‘救乱诛暴,谓之义兵。’”
[9]武烈皇帝:指孙坚。东汉末江东豪强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吴主孙权之父。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从朱儁镇压黄巾军,授别部司、议郎,继任长沙太守。后与袁术攻董卓。献帝初平三年(192)受术命征荆州刘表,被表将黄祖部下射死。孙权称帝后,追谥为武烈皇帝。慷慨:意气激昂貌。下国:诸侯国,指长沙郡。长沙郡在西汉时为长沙国。
[10]电发:喻起兵迅疾。荆南:荆州。也指长沙郡。
[11]权略:权变的谋略。纷纭:多貌。
[12]伯世:特出当世。
[13]威棱:声威。《汉书·李广传》武帝报书:“名声暴于夷貉,威棱憺乎邻国。”夷羿(yì):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君主,因有穷国属东夷族,故称夷羿。善射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帝俊赐羿彤弓素矰(zēng),以扶下国。”
[14]丑虏:对敌人的蔑称。馘(guó):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报功,称馘。
[15]宗祊(bēng):宗庙。
[16]蒸禋(yīn):祭祀。皇祖: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破虏讨逆传》注引《吴书》:“坚入洛,扫除汉宗庙,祠以太牢。”
[17]云兴:如云之兴起。喻多。带:布满。
[18]飙起:如暴风之起。喻兵多而勇。跨:据有。
[19]哮(xiāo hǎn):指虎豹。哮,虎叫。,虎怒。
[20]熊罴(pí):两种猛兽,比喻勇士。
[21]戮(lù)力:并力,合力。戮,通“勠”。
[22]苞藏祸心:谓欲行篡逆之事。苞,通“包”。《春秋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?”
[23]阻:仗恃。怙(hù)乱:谓乘乱取利。怙,倚仗。
[24]谋律:谋策之法。李善注:“言出师之法,必以律齐之。今则不然,各恃兵怙乱,而出师无律也。”《周易·师》:“师出以律,否臧凶。”
[25]稔(rěn)寇:指时机成熟可一举击溃之敌。稔,庄稼成熟曰稔。引申指事物酝酿成熟。
[26]忠规:谓在忠诚方面所树立的典范。武节:犹武德。
[27]著:卓著。张铣注:“言群雄忠规武节,未有如孙坚之盛也。”
【翻译】
以前汉朝失去驾驭,奸臣窃取了国家权柄。祸乱开始在京畿产生,很快遍及整个中国。朝廷法度驰废紊乱,王室从此陷入衰微。于是群雄蜂起,义兵从四方会合拢来。吴武烈皇帝在下国意气激昂,闪电般起兵于荆南。权变的谋略纷纷出台,忠诚勇敢特出当世。声威使夷羿震动惊惧,交兵使乱寇献上首级。于是扫清宗庙,祭祀汉祖。当时多如云涌的将领布满州郡,如暴风卷起的军队占据城邑。虎豹之群如风驱驰,熊罴之众如雾聚积。虽然兵马因举义而会合在一起,结成同盟并力杀敌,却都包藏祸心,企图仗恃兵力乘乱取利。有的军队无谋策之法,丧失军威于条件成熟可以击败之敌。忠诚武德,没有谁像武烈皇帝这样表现卓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