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绛侯质木,多略寡言。曾是忠勇,惟帝攸叹。云骛灵丘,景逸上兰。平代禽豨,奄有燕韩。宁乱以武,毙吕以权。涤秽紫宫,征帝太原。实惟太尉,刘宗以安。挟功震主,自古所难。勋耀上代,身终下藩。

【原文】

绛侯质木[1],多略寡言。曾是忠勇,惟帝攸叹[2]。云骛灵丘,景逸上兰。平代禽豨,奄有燕韩[3]。宁乱以武,毙吕以权[4]。涤秽紫宫[5],征帝太原[6]。实惟太尉[7],刘宗以安。挟功震主[8],自古所难。勋耀上代,身终下藩[9]

【注释】

[1]绛侯:周勃封绛侯。质木:质朴。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勃为人木强敦厚。”颜师古注:“木为质朴。”

[2]“曾是”二句:《汉书·高帝纪》载刘邦临终时曾说“安刘氏者必勃也”。曾,曾经。攸,所。

[3]云骛(wù)”几句:指周勃击败陈豨与卢绾,平定代国、韩国、燕国叛乱事。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……破之,下晋阳。”“复击(陈)豨灵丘,破之……定代郡九县。”“卢绾反……破绾军上兰。”云骛,如飞云奔驰。灵丘,地名。在今山西灵丘东。景逸,如光影飞逝。景,同“影”。上兰,水名。亦名马兰溪,在今河北怀来东北。代,陈豨时自立为代王。奄有燕韩,卢绾时为燕王。韩王信通匈奴,周勃随刘邦击破之。奄有,覆盖拥有。

[4]“宁乱”二句:指周勃与陈平等诛灭诸吕之事。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勃与丞相平、朱虚侯章共诛诸吕。”

[5]涤秽紫宫:指周勃等将少帝迁出皇宫。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于是阴谋以为‘少帝及济川、淮阳、恒山王皆非惠帝子,吕太后以计诈名它人子,杀其母,养之后宫,令孝惠子之,立以为后,用强吕氏。今已灭诸吕,少帝即长用事,吾属无类矣,不如视诸侯贤者立之’。”东牟侯刘兴居等遂请命将少帝迁至少府。紫宫,皇宫的别称。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,故称。

[6]征帝:迎立汉文帝。文帝当时为代王。太原:代国都城。

[7]太尉:官名。掌管军事。当时周勃为太尉。

[8]挟功震主:《汉书·周勃传》:“人或说勃曰:‘君既诛诸吕,立代王,威震天下,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,则祸及身矣。’”主,指文帝。其后文帝果然命周勃“免相就国”。

[9]藩(fān):指封建王朝的侯国或属国、属地。这里指绛地,即周勃封邑之所在地。

【翻译】

绛侯周勃本性质朴,富有谋略沉默寡言。曾因忠诚勇敢,高祖为之赞叹。如飞云奔驰用兵于灵丘,如光影飞逝挥剑于上兰。平定代地擒获陈豨,全部平定燕、韩之乱。平息政乱依仗武力,诛杀诸吕凭借兵权。将那少帝迁出皇宫,迎立文帝从那太原。实惟太尉周勃之力,刘氏宗室得以安宁。挟持丰功震慑君主,此事实为自古所难。丰功伟绩光照上代,免相身退死于下藩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