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平阳乐道[1],在变则通[2]。爰渊爰嘿[3],有此武功[4]。长驱河朔[5],电击壤东[6]。协策淮阴[7],亚迹萧公[8]。
【注释】
[1]平阳:指平阳侯曹参。道:指黄老之学。《汉书·曹参传》:“其治要用黄老术。”
[2]变则通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《易》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按,此指曹参以武力佐刘邦平定天下,但在治国为相时能转用黄老之术,“萧规曹随”,与民休息,使国家局势稳定。
[3]爰渊爰嘿(mò):爰,乃。渊,深远。嘿,用同“默”。
[4]有此武功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文王受命,有此武功。”
[5]河朔:地区名。泛指黄河以北地区。
[6]电击壤东:《汉书·曹参传》:“取壤乡。击三秦军壤东。”壤,地名。秦上畤县下一个乡,在今陕西乾县东。
[7]协策淮阴:指曹参配合韩信攻魏、击赵、破齐等军事行动。
[8]亚迹萧公:指汉初评定功臣名次时,曹参功劳仅次于萧何。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》载谒者鄂千秋言:“萧何当第一,曹参次之。”亚,仅次一等。迹,功业,功绩。
【翻译】
平阳侯曹参爱好黄老之道,文武之道变化则通。默默之中思虑深远,终于建立如此武功。率军长驱河朔之地,又如雷电猛击壤东。协同辅佐淮阴韩信,功绩仅次相国萧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