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臣闻昏明迭用,否泰相济,天命未改,历数有归。或多难以固邦国,或殷忧以启圣明。齐有无知之祸,而小白为五伯之长;晋有骊姬之难,而重耳主诸侯之盟。社稷靡安,必将有以扶其危;黔首几绝,必将有以继其绪。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,圣姿合于两仪,应命代之期,绍千载之运。夫符瑞之表,天人有征;中兴之兆,图谶垂典。自京畿陨丧,九服崩离,天下嚣然,无所归怀,虽有夏之遘夷羿,宗姬之离犬戎,蔑以过之。陛下抚宁江左,奄有旧吴,柔服以德,伐叛以刑,抗明威以摄不类,杖大顺以肃宇内。纯化既敷,则率土宅心;义风既畅,则遐方企踵。百揆时叙于上,四门穆穆于下。昔少康之隆,夏训以为美谈;宣王之兴,周诗以为休咏。况茂勋格于皇天,清辉光于四海,苍生颙然,莫不欣戴,声教所加,愿为臣妾者哉!

【原文】

臣闻昏明迭用[1],否泰相济[2],天命未改,历数有归[3]。或多难以固邦国[4],或殷忧以启圣明[5]。齐有无知之祸,而小白为五伯之长;晋有骊姬之难,而重耳主诸侯之盟[6]。社稷靡安,必将有以扶其危;黔首几绝[7],必将有以继其绪。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[8],圣姿合于两仪[9],应命代之期,绍千载之运[10]。夫符瑞之表[11],天人有征;中兴之兆,图谶垂典[12]。自京畿陨丧[13],九服崩离[14],天下嚣然[15],无所归怀[16],虽有夏之遘夷羿[17],宗姬之离犬戎[18],蔑以过之[19]。陛下抚宁江左[20],奄有旧吴[21],柔服以德,伐叛以刑[22],抗明威以摄不类[23],杖大顺以肃宇内[24]。纯化既敷[25],则率土宅心[26];义风既畅,则遐方企踵[27]。百揆时叙于上,四门穆穆于下[28]。昔少康之隆,夏训以为美谈[29];宣王之兴,周诗以为休咏[30]。况茂勋格于皇天[31],清辉光于四海,苍生颙然[32],莫不欣戴[33],声教所加[34],愿为臣妾者哉!

【注释】

[1]迭:轮换。

[2]否(pǐ)泰:本为《周易》中两卦名。这里指事情的阻塞与通畅。吕向注:“否,塞;泰,通。言物不可久昏塞,当还明通;谓国虽亡亦当通济也。”

[3]“天命”二句:吕延济注:“言历数未改,晋当复归。”《春秋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。”又,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天之历数在汝躬,汝终陟元后。”孔疏:“历数谓天历运之数,帝王易姓而兴,故言历数谓天道。”

[4]或多难以固邦国:《春秋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邻国之难,不可虞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”

[5]殷忧:深切的忧虑。

[6]“齐有”几句: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温舒上书,言宜尚德缓刑。其辞曰:臣闻齐有无知之祸,而桓公以兴;晋有骊姬之难,而文公用伯。”据《春秋左传·庄公八年》记载,当初齐襄公政令无常,鲍叔牙说:“君使民慢,乱将作矣。”奉公子小白出奔莒。后无知作乱,襄公被杀,小白从莒回国取得政权,称霸于诸侯。小白,即齐桓公。五伯(bà),指春秋时的五霸: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宋襄公、楚庄王。伯,通“霸”。又据《春秋左传·僖公四年》记载,晋献公以骊姬为夫人,骊姬谮太子申生,申生缢于新城,后又谮二公子,“重耳奔蒲,夷吾奔屈”。献公死后,重耳遂回国执政,并大会诸侯,成为霸主。

[7]黔首:庶民。几(jī):将近。

[8]陛下:指元帝。玄德:潜蓄不著于外的品德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玄德升闻,乃命以位。”

[9]两仪:天地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是故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

[10]“应命代”二句:是说元帝出来治理国家,是顺应人们对命代之人出的愿望,是继承圣人千年一出的气数。命代,著名于当代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“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又,李善注引桓谭《桓子新论》:“夫圣人乃千载一出,贤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见也。”绍,继。

[11]符瑞:祥瑞的征兆。

[12]图谶(chèn):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:刘氏复起,李氏为辅。”注:“图,河图也;谶,符命之书。谶,验也。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。”

[13]京畿:国都所在地及其周围地区。此指长安。陨丧:失落,失陷。

[14]九服:相传古代天子所在京都以外按远近分九等,叫九服。崩离:分崩离析,犹言瓦解陷落。

[15]嚣(áo)然:忧伤的样子。

[16]归怀:归向。

[17]虽有夏之遘(gòu)夷羿(yì):《春秋左传·襄公四年》:魏绛对晋侯曰:“昔有夏之方衰也,后羿自 臣闻昏明迭用,否泰相济,天命未改,历数有归。或多难以固邦国,或殷忧以启圣明。齐有无知之祸,而小白为五伯之长;晋有骊姬之难,而重耳主诸侯之盟。社稷靡安,必将有以扶其危;黔首几绝,必将有以继其绪。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,圣姿合于两仪,应命代之期,绍千载之运。夫符瑞之表,天人有征;中兴之兆,图谶垂典。自京畿陨丧,九服崩离,天下嚣然,无所归怀,虽有夏之遘夷羿,宗姬之离犬戎,蔑以过之。陛下抚宁江左,奄有旧吴,柔服以德,伐叛以刑,抗明威以摄不类,杖大顺以肃宇内。纯化既敷,则率土宅心;义风既畅,则遐方企踵。百揆时叙于上,四门穆穆于下。昔少康之隆,夏训以为美谈;宣王之兴,周诗以为休咏。况茂勋格于皇天,清辉光于四海,苍生颙然,莫不欣戴,声教所加,愿为臣妾者哉! 迁于穷石,因夏民以代夏政。”夷羿,即后羿,上古夷族的首领。相传夏太康沉湎于游乐,一次出外打猎为羿所逐,其政权亦为羿所推翻。遘,遭遇。

[18]宗姬之离犬戌: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,周幽王宠爱褒姒,废申后及太子宜臼,立褒姒为后,褒姒所生子伯服为太子。申后之父申侯乃联合犬戎等共攻周,幽王被杀于骊山下,西周灭亡。宗姬,周朝,因周系姬姓,故称。离,通“罹”,遭遇。

[19]蔑:无。

[20]陛下抚宁江左:据《晋书》载,元帝为琅邪王时,曾迁安东将军,都督扬州诸军事。故称“抚宁江左”。抚宁,安定。江左,江东。

[21]奄:包括。旧吴:指三国时吴国之地。

[22]“柔服”二句:《春秋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随武子曰:“叛而伐之,服而舍之,德刑成矣。伐叛,刑也;柔服,德也。”柔,安抚,安定。

[23]抗:举。摄:收服。不类:此指异国。

[24]杖:凭倚。大顺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天子以德为车,以乐为御;诸侯以礼相与;大夫以法相序;士以信相考;百姓以睦相守;天下之肥也,是谓大顺。”指根据封建的德、礼、法、信准则,而达到安定境界。

[25]敷:施,布。

[26]宅心:归心。

[27]企踵:垫起脚跟。形容仰慕之心甚切。

[28]“百揆(kuí)”二句:《尚书·舜典》:“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。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。”揆,管理。四门,四方之门。穆穆,和悦。

[29]“昔少(shào)康”二句:夏王相为寒浞(zhuó)的儿子浇所杀,相妻后缗正怀孕,逃到有仍,生少康。少康长大,和旧臣靡合力灭浞,恢复夏王朝,史家称“少康中兴”。事见《春秋左传·襄公四年》《春秋左传·哀公元年》。夏训,吕向注:“夏书也。”

[30]“宣王”二句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毛序:“《烝民》,尹吉甫美宣王也,任贤使能,周室中兴焉。”宣王,周宣王,厉王之子。前842年厉王被逐,共伯和代行王政,十四年后宣王即位,在位四十六年(前828—前782)。休咏,美的歌咏。

[31]格于皇天:《尚书·君奭》:“昔成汤既受命,时则有若伊尹,格于皇天。”格,到。皇天,天。

[32]颙然: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:“案:颙,当作‘喁’。善引《淮南子》‘喁喁然’为注,是作‘喁’字。袁、茶陵二本所载五臣济注云:‘颙然,仰德貌。’盖各本以五臣乱善,而失著校语。《晋书》作‘颙’,不可以为证。”

[33]欣戴:乐于拥护。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,庶民不忍,欣戴武王,以致戎于商牧。”

[34]声教:声威与教化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。”

【翻译】

臣听说黑暗与光明是交替作用的,阻塞与畅通也是相互通济的,老天的旨意没有改变,国家的气运会有回归的时候。有时多难会使国家更加坚固,有时对局势深怀忧虑会开启一代英明之主。当年齐国无知作乱,而小白终为五伯之首;晋国曾有骊姬之祸,而公子重耳却成了诸侯的盟主。国家不安定,必将有扶危解难的人;百姓垂危时,必将有继续其世系的人。我想陛下道德通于神明,举动合于天地,陛下出来治理国家,是顺应人们对命代之人出的愿望,也是继承圣人千载一出的气数。那吉兆的显示,天人有所应验;国家中兴的预兆,与流传的符命之书、典籍记载也很吻合。自从京畿失陷,九服分崩离析,天下忧伤,人心无所归向,虽然古代夏朝的太康曾被后羿推翻,周幽王遭犬戎所灭,他们的遇难也没有超过晋朝啊!陛下安定江东,占据了从前旧吴所辖之地,用德政去安抚归服者,用武力去讨伐反叛者,用英明与威势收服异国,凭靠大顺使宇内敬服。纯厚的教化既已布施于民,则全国的人都会归心;仁义之风既已通畅,则远方的人们就会企踵仰慕。在上处理百事顺理顺章,在下四方来宾肃然起敬。从前少康使夏王朝中兴,被《夏书》当作美谈;周宣王中兴周室,亦为周诗所赞颂。何况陛下丰功伟绩及于皇天,教化恩泽及于四海,百姓敬仰,无不拥戴,凡为陛下声威所感、教化所及的人,皆愿为陛下的臣民啊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