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今陛下致昆山之玉[1],有和、随之宝[2],垂明月之珠[3],服太阿之剑[4],乘纤离之马[5],建翠凤之旗[6],树灵
之鼓[7]。此数宝者,秦不生一焉,而陛下悦之,何也?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,则夜光之璧,不饰朝廷;犀象之器,不为玩好;而赵、卫之女,不充后庭;骏良
[8],不实外厩;江南金锡不为用,西蜀丹青不为采。所以饰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悦耳目者[9],必出于秦然后可,则是宛珠之簪、傅玑之珥、阿缟之衣、锦绣之饰不进于前[10];而随俗雅化、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[11]。夫击瓮叩缶[12],弹筝搏髀[13],而歌呼呜呜快耳者,真秦之声也。郑卫桑间[14],韶虞武象者[15],异国之乐也。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,退弹筝而取韶虞,若是者何也?快意当前,适观而已矣[16]。今取人则不然,不问可否,不论曲直,非秦者去,为客者逐。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、乐、珠、玉,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。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
【注释】
[1]昆山之玉:昆仑山北麓的和阗,以产美玉著称。
[2]和、随之宝:和,指楚国的和氏之璧。随,此指随侯之珠。两者都是著名的国宝。
[3]明月之珠:即夜光珠。
[4]太阿:宝剑名。相传为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所铸造。
[5]纤离:骏马名。
[6]翠凤之旗:以翠羽编为凤形的装饰之旗。
[7]
(tuó):俗名猪婆龙,今称扬子鳄,其皮所蒙之鼓声音洪亮。
[8]
(jué tí):良马名。
[9]下陈:即“下墀(chí)”,指宫殿台阶下面歌舞的地方。
[10]宛珠:靠近汉水的宛地,以产珠著称。簪:簪子,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。傅:附,依附。玑(jī):不圆的珠。珥(ěr):耳饰。阿:东阿,地名。今分属山东茬平、寿张二县,古代以产绢著称。缟(gǎo):白色的绢。
[11]冶:艳丽。窈窕:体态美好。
[12]瓮:瓦罐。缶:瓦器。
[13]筝:乐器名。瑟类。搏:击。髀(bì):大腿。
[14]郑卫:即郑卫之音,指春秋时期流行于郑国、卫国悦耳动听的新乐。桑间:即“桑间濮上”的简称。桑间,卫国地名。在濮水之滨,是卫国青年男女欢会群歌的场所,这里指桑间濮上悦耳动人的音乐。
[15]韶虞:韶,相传是歌颂虞舜的乐舞。武象:象,是周武王时期的乐舞,相传为周公所作。一说,武指《武》乐,象指《象》乐。
[16]观:指观听。古代的乐舞,有乐有舞。舞可观,乐可听。
【翻译】
现在陛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,拥有和、随的宝物,悬挂明月似的珍珠,佩带太阿的名剑,乘纤离骏马,树立翠凤彩旗,架起灵
的巨鼓。这几样宝物,没有一件是产于秦国的,但陛下却如此喜爱它们,这是什么原因呢?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用,那么这些夜里发光的宝玉,就不该用来装饰朝廷;犀角、象牙制成的器具,就不该用来充当玩好;赵、卫两国的美女,就不该充满后宫;
一类的骏马,就不该养满马棚;江南的金锡不能用来作器用,西蜀的丹青不能用来作彩色。所以用来装饰后宫、充作姬妾、娱乐心意、快活耳目的,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用,那么这些嵌有宛珠的发簪、缀有珠玉的耳环、东阿白绢制成的衣服、锦绣华丽的装饰就不该进呈到面前;而随着流行的式样打扮自己、美好艳丽体态苗条的赵国美女也不该立在君王的旁边了。那敲击陶罐、瓦器,弹奏竹筝,拍击大腿打拍子,而且以呜呜地歌唱为悦耳的,那才是秦国真正的声乐。郑卫、桑间之音,韶虞、武象之乐,是其他国家的音乐。现在废弃敲击陶罐、瓦器而追求郑卫之音,放弃弹奏竹筝而选取虞舜的韶乐,为什么这样做呢?因为眼前面对的乐舞令人快意,适于观赏罢了。现在陛下选用人才却不是这样,不问可否,不论曲直,不是秦国的就除去,是客卿就驱逐。这就表明陛下所看重的是美色、音乐、珍珠、宝玉,所轻视的是平民士人。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、控制诸侯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