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且汉厚诛陵以不死,薄赏子以守节,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,此实难矣。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。陵虽孤恩[1],汉亦负德。昔人有言:“虽忠不烈,视死如归。”陵诚能安,而主岂复能眷眷乎[2]?男儿生以不成名,死则葬蛮夷中,谁复能屈身稽颡[3],还向北阙[4],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?愿足下勿复望陵。
【注释】
[1]孤恩:辜负恩德。
[2]眷眷:怀顾依恋的情态。
[3]稽颡(qǐ sǎng):旧时丧礼,居父母之丧时跪拜宾客之礼,以额触地,表示极度悲痛。此指请罪时所行之礼。
[4]北阙: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,是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。
【翻译】
再说,汉朝因为我不能死节而大肆诛戮我全家,因为您能够坚守节操而给予微薄的奖赏,想使远在外面的臣子听到这样的消息后,马上归来为汉朝奔走效力,这实在太难了。这正是我之所以时时念及汉朝而又不后悔留在匈奴的原因。我李陵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德,而汉朝对我也是背恩忘德的。从前有人说过这样的话:“忠于国君的人,即使不很刚烈,也能视死如归。”我如果真的为了汉朝安于献身,而皇上又岂能眷眷念及我的功德呢?大丈夫活着不能成就功名,死后就葬身在蛮夷之地算了,谁还能再回到汉朝,屈身扣头向皇上请罪,让那些舞文弄墨的官吏去罗织罪名呢?愿您不要再对我抱什么希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