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,始画八卦,造书契,以代结绳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“三坟”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,雅诰奥义,其归一揆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,谓之“九丘”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

【原文】

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[1],始画八卦[2],造书契[3],以代结绳之政[4]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[5],谓之“三坟”[6],言大道也[7]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[8]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[9]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[10],雅诰奥义[11],其归一揆[12]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[13]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[14],谓之“九丘”[15]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[16]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伏牺氏: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,即太昊,也作“庖牺”“包牺”“宓羲”和“伏戏”。相传他始画八卦,教民捕鱼畜牧。这里将他同神农、黄帝合为三皇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。”王:统治。

[2]八卦:《周易》中的八种符号,分别由阴(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,始画八卦,造书契,以代结绳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“三坟”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,雅诰奥义,其归一揆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,谓之“九丘”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 )、阳(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,始画八卦,造书契,以代结绳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“三坟”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,雅诰奥义,其归一揆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,谓之“九丘”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 )两种线形组成,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形态。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,象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矛盾关系和发展变化。八卦最初是上古记事的符号,后来才逐渐用作卜筮的符号。

[3]书契:犹言文字。

[4]结绳: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方法。在绳上打结,用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结标记不同的事物。

[5]神农:传说中古帝名。又称炎帝、烈山氏。相传他始教民制作农具,从事农业,并尝百草以为医药。黄帝:传说中古帝名。居于轩辕之丘,号轩辕氏。因他打败了炎帝,斩杀了蚩尤,被诸侯尊为天子,替代神农氏。传说蚕桑、医药、舟车、宫室、文字等都始创于黄帝时。

[6]三坟:与下《五典》《八索》《九丘》皆古书名。均已亡佚。这里说“三坟”为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“五典”为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为附会之谈。

[7]大道:大道理。

[8]少昊(hào):传说中古部落首领名。为黄帝之子,名挚,字青阳。这里将他与颛顼、高辛、唐尧、虞舜合为五帝。颛顼(zhuān xū):相传为黄帝之孙,昌意之子,在位七十八年,号高阳氏。高辛:即帝喾,相传为黄帝曾孙,尧的父亲,号高辛氏。唐:即尧,初封于陶,又封于唐,号陶唐氏。又叫唐尧,简称唐。虞:即舜,号有虞氏,又叫虞舜,简称虞。

[9]常道:可以通行的法则。

[10]设教:制定教化。不伦:不类。谓不与三坟五典同类。

[11]雅:正确,规范。诰:告诫之文。《尚书》中夏书、商书、周书有训、诰、誓、命、歌、贡、征、范八类文体。这里用诰作为代表。

[12]归:指归,旨意。揆:道理。

[13]八索:古书名。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。索,求索。

[14]九州: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,具体设置其说不一,《尚书·禹贡》以冀、豫、雍、扬、兖、徐、梁、青、荆为九州。泛指中国。志:记述。

[15]九丘: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。九州之志,谓之《九丘》。

[16]左史:周代史官有左史和右史。倚相:楚国大夫,任左史之职。

【翻译】

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,开始画八卦,造文字,以代替用结绳记事处理政事的办法,从此文章书籍就产生了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时候的书,叫“三坟”,讲的是大道理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尧、虞舜时候的书,叫“五典”,讲的是通行的法则。至于夏、商、周时候的书,虽然所制定的教化同三坟五典不同类,但雅正诰文所具有的深奥的意义,其旨意所表达的道理是相同的,所以历代都很看重这些书,认为是留下来的最重要的教导。演说八卦的书,叫“八索”,主旨是求索八卦的意义。记述九州情况的书,叫“九丘”。丘,是聚集的意思,意思是说凡是九州所有的,土地所生长的,风气所适宜的,都聚集在这种书中。《春秋左氏传》说:“楚国左史倚相能阅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说的就是上世帝王所遗留下来的书籍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