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故神农曰:“上药养命,中药养性”者,诚知性命之理,因辅养以通也。而世人不察,惟五谷是见,声色是耽。目惑玄黄,耳务淫哇。滋味煎其府藏,醴醪煮其肠胃。香芳腐其骨髓,喜怒悖其正气。思虑销其精神,哀乐殃其平粹。夫以蕞尔之躯,攻之者非一涂;易竭之身,而外内受敌。身非木石,其能久乎?

【原文】

故神农曰[1]:“上药养命,中药养性”者[2],诚知性命之理,因辅养以通也[3]。而世人不察[4],惟五谷是见[5],声色是耽[6]。目惑玄黄[7],耳务淫哇[8]。滋味煎其府藏[9],醴醪煮其肠胃[10]。香芳腐其骨髓,喜怒悖其正气[11]。思虑销其精神,哀乐殃其平粹[12]。夫以蕞尔之躯[13],攻之者非一涂[14];易竭之身,而外内受敌[15]。身非木石,其能久乎?

【注释】

[1]神农:传说中古帝名。最早教民耕种,并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一日而遇七十毒。”

[2]“上药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本草》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以应天,无毒,久服不伤人,轻身益气,不老延年。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以应人。”又引《养生经》:“上药养命,五石练形,六芝延年,中药养性。”

[3]辅养:辅助摄养。

[4]不察:刘良注:“不察服食之理以养性也。”

[5]五谷:五种谷物。泛指上面所提到的各种不利养生的食物。

[6]声色:音乐美色。耽:沉溺。

[7]玄黄:指彩色的丝帛。代指美色。

[8]淫哇:放荡的歌曲。

[9]滋味:美味的食物。府藏:五脏六腑。李善注引《庄子》:“声色滋味之于人心,不待学而乐之。”

[10]醴(lǐ):甜酒。醪(láo):浊酒。泛指美酒。煮:《周礼·盐人》:“凡齐事,煮盐以待戒令。”郑玄注:“煮盐,谓练化之。”

[11]悖:乱。正气:指人体内的元气。与邪气相对。《素问》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李善注引《文子》:“循理而动者正气。”

[12]殃:伤。平粹:谓纯和之性。李善注:“《文子》曰:‘人之性欲乎?’又曰:‘真人纯粹。’”

[13]蕞(zuì)尔:小貌。

[14]攻之者非一涂:刘良注:“非一涂,谓声色、玄黄、滋味、芳香、喜怒、思虑、哀乐之事共攻于人身也。”

[15]“易竭”二句:吕向注:“以百年易尽之身,而喜怒形于外,思虑攻于内,所谓受敌也。且非木石之坚,必不可久,言将死也。”竭,尽。

【翻译】

所以神农说:“上等药物是保养性命的,中等药物是涵养本性的”,确实知道了性命的道理,是靠了辅助摄养来通达的。而世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只是一味盯着五谷,一味沉溺于声色。双眼迷惑于五彩玄黄,两耳只顾听放荡的歌曲。美味的食物煎熬其脏腑,甘甜的美酒烹煮其肠胃。芳香美味腐败其骨髓,喜怒之情淆乱其元气。思虑消散其精神,哀乐损伤其纯性。以一个小小的身躯,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;以百年易尽的身体,而外面里面同时受敌。身体并没有木头、石块那么坚硬,这样下去哪能维持多久呢?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