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!况秦吴兮绝国,复燕宋兮千里。或春苔兮始生,乍秋风兮暂起。是以行子肠断,百感凄恻。风萧萧而异响,云漫漫而奇色。舟凝滞于水滨,车逶迟于山侧。棹容与而讵前?马寒鸣而不息。掩金觞而谁御,横玉柱而沾轼。居人愁卧,恍若有亡。日下壁而沉彩,月上轩而飞光。见红兰之受露,望青楸之离霜。巡曾楹而空掩,抚锦幕而虚凉。知离梦之踯躅,意别魂之飞扬。

【原文】

黯然销魂者[1],唯别而已矣!况秦吴兮绝国[2],复燕宋兮千里[3]。或春苔兮始生,乍秋风兮暂起[4]。是以行子肠断[5],百感凄恻[6]。风萧萧而异响[7],云漫漫而奇色[8]。舟凝滞于水滨[9],车逶迟于山侧[10]。棹容与而讵前[11]?马寒鸣而不息。掩金觞而谁御[12],横玉柱而沾轼[13]。居人愁卧[14],恍若有亡[15]。日下壁而沉彩[16],月上轩而飞光[17]。见红兰之受露[18],望青楸之离霜[19]。巡曾楹而空掩[20],抚锦幕而虚凉[21]。知离梦之踯躅[22],意别魂之飞扬[23]

【注释】

[1]黯然:心神沮丧,容色凄惨的样子。销魂:灵魂离开形体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
[2]秦:今陕西一带。吴:今江苏、浙江一带。绝国:距离绝远之国。

[3]燕:今河北北部一带。宋:今河南东部一带。两国相隔千里。

[4]乍:忽然。

[5]行子:游子,漂泊在外之人。

[6]凄恻:哀伤。

[7]异响:不同凡响。此指萧瑟的风声。

[8]漫漫:茫茫无边之貌。

[9]凝滞:停止不动。

[10]逶迟:徘徊不前。

[11]棹(zhào):船桨。此指船。容与:徘徊不进貌。

[12]金觞:金杯。御:用,进。

[13]玉柱:琴上于弦设柱,以玉为之,故称玉柱。此代指琴。沾轼:指奏琴时,泪下沾湿了车轼。轼,车前横木。供乘车人在车行进时扶手之用。

[14]居人:居家之人。

[15]恍若有亡:恍恍惚惚,如有所失貌。

[16]沉彩:消逝了光辉。

[17]轩:此指栏杆。

[18]红兰:兰草经秋,叶色由青转红。

[19]青楸(qiū):绿色的楸树。离:后多作“罹”,遭受。

[20]曾楹(yíng):一层连一层的重屋深院。曾,通“层”。楹,屋柱。此作量词,屋一间为一楹。一说屋一列为一楹。空掩:空然地掩面流泪。

[21]锦幕:锦绣的帐幕。虚凉:徒然地悲凉。

[22]踯躅(zhí zhú):停步不前。

[23]意:推测。飞扬:飘扬。

【翻译】

使人黯然伤神的,只有别离而已!何况秦国离吴国啊遥远已极,燕国与宋国啊相距千里。或见春天的青苔啊刚刚滋生,而萧瑟的秋风啊又突然吹起。因而行人肠断,百感交集。萧萧的冷风声音凄惨,漫漫的灰云颜色黯淡。船停滞在岸旁,车徘徊在山边。舟迟回而不进,马悲嘶声不断。盖住金杯啊谁能进酒,横陈玉琴啊流泪难弹。居家之人愁卧故乡,内心空虚而且怅惘。日影下墙消隐光彩,月上栏杆银光飞扬。泛红的兰叶沾满露水,青青的楸树披上白霜。巡回于高楼大厦空自流泪,抚摸着锦绣帷幕枉自悲凉。料想行人在梦中一定会徘徊不进,估计他的灵魂也将要飞回故乡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