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东城高且长,逶迤自相属。

【原文】

东城高且长[1],逶迤自相属[2]

回风动地起[3],秋草萋已绿[4]

四时更变化[5],岁暮一何速!

《晨风》怀苦心[6],《蟋蟀》伤局促[7]

荡涤放情志[8],何为自结束[9]

燕赵多佳人[10],美者颜如玉。

被服罗裳衣[11],当户理清曲[12]

音响一何悲,弦急知柱促[13]

驰情整中带[14],沉吟聊踯躅[15]

思为双飞燕[16],衔泥巢君屋。

【注释】

[1]这是一首描写士人因感年华易逝而思为荡涤情志之行的诗。陆时雍《古诗镜》:“景驶年摧,牢落莫偶,所以托念佳人,衔泥巢屋,是则荡情放志之所为矣。跼促不伸,只以自苦,百年有尽,无谓也。”近是。此诗张凤翼《文选纂注》、刘大櫆《历朝诗约选》将“燕赵多佳人”以下另作一首,理由是前后文义不连贯,情调不一致。东城:指东城的城墙。

[2]逶迤:长貌。相属:连续不断。

[3]回风:旋风。动地起:卷地而起。

[4]萋已绿:初秋草木将衰未衰时的景色。萋,通“凄”。

[5]更:更替。

[6]《晨风》:《诗经·秦风》篇名。为女子怀人的诗,中云:“未见君子,忧心钦钦。”情调哀苦,故云“怀苦心”。

[7]《蟋蟀》:《诗经·唐风》篇名。中云:“蟋蟀在堂,岁聿其莫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除。无已大康,职思其居。好乐无荒,良士瞿瞿。”因其思想拘束而不旷达,故云“伤局促”。

[8]荡涤:冲洗,谓清除烦恼的情绪。放情志:放纵情怀志意。

[9]结束:拘束。

[10]燕、赵:二国名。其地在今河北、山西一带。佳人:指女乐。赵地女子多习歌舞为女乐。

[11]被(pī)服:穿着。

[12]理:练习。清曲:清商曲。

[13]柱促:将柱移近。柱是琴、瑟等弦乐器上用来支弦的小木柱。每弦一柱,可自由移动以调整音的高低。柱促则弦紧,发出来的声音高而急,显得哀怨激动。

[14]驰情:神往。整:理。中带:中衣(内衣)束带。李善注:“整带将欲从之。”

[15]沉吟:指心中还在斟酌犹豫。踯躅(zhízhú):脚步才移又止。

[16]双飞燕:谓与歌者成为佳偶。

【翻译】

东城城墙高耸而又漫长,绵延不断一直伸向远处。

遥看旋风阵阵卷地而起,秋草凄然变成一片黄绿。

春夏秋冬交替发生变化,一年将尽光阴何其迅速!

《晨风》诗情怀感伤太凄苦,《蟋蟀》诗所见不大太拘束。

不如扫除烦恼放纵情志,何必紧紧把自己来束缚。

燕赵自古就出倡优女乐,其中美者容颜犹如美玉。

身穿罗衣轻软而又华丽,对着门户奏起清商乐曲。

音响清越何其哀感动听,曲调高急知已移近木柱。

不觉神往且把衣带整理,盘算一番暂又止了脚步。

但愿化成燕子比翼双飞,衔泥筑巢一起住进君屋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