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西北有高楼[1],上与浮云齐。
交疏结绮窗[2],阿阁三重阶[3]。
上有弦歌声[4],音响一何悲!
谁能为此曲,无乃杞梁妻[5]?
清商随风发[6],中曲正徘徊[7]。
一弹再三叹[8],慷慨有余哀[9]。
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[10]。
愿为双鸣鹤[11],奋翅起高飞。
【注释】
[1]这是一首感慨知音难遇的诗。
[2]交疏:交错刻镂。结绮:连结着的窗格子就像丝织品的花纹。绮,绫之有花纹者。引申为花纹。
[3]阿阁:四边有檐的楼阁。三重阶:阶梯有三重,言其高。
[4]弦歌:以琴、瑟等弦乐器伴奏的歌曲。
[5]无乃:犹言莫非,大概。杞梁妻:杞梁妻的故事,最早见于《春秋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,后来许多书籍都有记载。杞梁,名殖,字梁,春秋时齐国的大夫,伐莒战死,其妻痛哭十天后自杀。古乐府《琴曲》有《杞梁妻叹》,《琴操》说是杞梁妻作,《古今注》则说是杞梁妻之妹“悲其姊之贞操”而作。
[6]清商:乐曲名。其音清越,宜于表现哀怨的情调。
[7]中曲:指乐曲中段。徘徊: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。
[8]一弹:指奏完一曲弦歌。再三叹:指反复重奏或用泛声和奏。叹,乐曲的和声。
[9]慷慨:失意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慷慨,壮士不得志也。”
[10]“不惜”二句:余冠英《汉魏六朝诗选》:“二句是说我所痛惜的还不是歌者心有痛苦,而是歌者心里的痛苦没有人能够理解。这种缺少知音的悲哀乃是楼中歌者和楼外听者所共有的(听者设想如此),所以闻歌而引起情绪的共鸣。”知音,识曲的人。这里知音引申为知音、知心。
[11]鸣鹤:《玉台新咏》卷一作“鸿鹄”。鸿鹄是善飞的大鸟,从下句“高飞”看,以作“鸿鹄”为近是。汉高祖《鸿鹄歌》:“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。”
【翻译】
西北有一座高高的楼阁,拔地而起上与浮云等齐。
交错刻镂窗格犹如花纹,四面曲檐建有三层阶梯。
上面传来弹奏唱歌之声,声音听来充满无限悲凄!
有谁能够唱出这种曲调,莫非就是那位杞梁之妻?
清商曲调随着清风散发,奏到中间乐声往复环回。
一曲奏毕反复泛声和奏,心中失意留下不尽余悲。
我不痛惜歌者心中痛苦,只伤歌者世上知音稀微。
我愿同他化成一对鸣鹤,奋力展翅朝着蓝天高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