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于是蹑节鼓陈[1],舒意自广[2]。游心无垠,远思长想[3]。其始兴也,若俯若仰,若来若往,雍容惆怅,不可为象[4]。其少进也,若翱若行[5],若竦若倾[6],兀动赴度[7],指顾应声[8]。罗衣从风[9],长袖交横[10]。骆驿飞散[11],飒擖合并[12]。翩
燕居[13],拉㧺鹄惊[14]。绰约闲靡[15],机迅体轻[16]。姿绝伦之妙态,怀悫素之洁清[17]。修仪操以显志兮[18],独驰思乎杳冥[19]。在山峨峨,在水汤汤[20],与志迁化,容不虚生[21]。明诗表指,
息激昂[22]。气若浮云,志若秋霜[23],观者增叹,诸工莫当[24]。
【注释】
[1]蹑(niè)节鼓陈:意谓舞者踏足,与鼓点相应合。蹑节,踏着节拍。鼓陈,谓鼓声敷布。
[2]舒意自广:谓舞曲清雅,情志舒展。
[3]远思长想:想象得遥远而广大。
[4]“其始兴”几句:李善注:“谓停节之间,形态顿乏,如惆怅失志也;变态不极,不可尽述其形象也。”俯、仰、来、往、雍容,皆舞迁转不定。惆怅,失志。象,形象。
[5]翱:翔。
[6]竦:勇。
[7]兀动:兀然而动。赴度:踏着节拍。
[8]指顾:手指目顾。
[9]罗衣:罗绮为衣。从风:随风。
[10]交横:横竖交叉。
[11]骆驿:往来不断。
[12]飒擖(jiá):曲折貌。合并:指舞蹈动作与曲度相合。
[13]翩
(piāo):轻貌。燕居:燕巢。
[14]拉㧺(tà):飞貌。
[15]绰约:美貌。闲靡:闲缓而柔美。
[16]机迅:机敏而迅疾。体轻:身体轻盈。言舞之回折犹如机弩之发迅。
[17]悫(què)素:忠贞纯洁。
[18]修:修治。仪操:仪容操持。显志:自显心志。
[19]驰思:驰骋想象。
[20]“在山”二句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言跳舞者与志迁化,亦如此者。汤汤(shāng),水声。
[21]容不虚生:表情与内在心志一致,不虚生。
[22]“明诗”二句:李善谓:“歌中有诗,舞人表而明之,指而合节。”
息,叹息。
,同“喟(kuì)”。激昂,激厉昂扬。
[23]“气若”二句:言意志高洁。
[24]“观者”二句:谓观之者唯赞叹,诸乐工皆勿及。
【翻译】
于是,舞者按鼓声而踏节拍,舞曲清雅令人心舒意广。遐想无边,远及四方。刚开始时,一俯一仰,或来或往,身段变化,难以名状。过了一会儿,形如奔走,又如飞翔;忽儿倾倒,忽儿勇猛,静动适度,形神得当。轻罗随风飘摇,长袖纵横舒张。上上下下,来来往往,乐声舞姿,配合相当。飘然若燕子归巢,翩然如鸿鹄惊慌。轻盈敏捷,舒徐和畅。舞姿美妙,无与伦比;胸襟忠贞,洁白坦荡。修治仪容节操,以明自己志向,展开想象翅膀,愈高愈远飞翔。志在高山,若舞在山岗;志在流水,则水声汤汤。心之所至,舞步自畅;诚内形外,舞必有当。表达诗样的感情,且仗身段和服装。气高如浮云,志洁若秋霜。观者击节赞叹,诸般乐师无人能承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