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于是曜灵俄景,流光濛汜。逍遥携手,踟跦步趾。发妙声于丹唇,激哀音于皓齿。响抑扬而潜转,气冲郁而熛起。协黄宫于《清角》,杂商、羽于《流徵》。飘游云于泰清,集长风乎万里。曲既终而响绝,遗余玩而未已。良自然之至音,非丝竹之所拟。是故声不假器,用不借物。近取诸身,役心御气。动唇有曲,发口成音。触类感物,因歌随吟。大而不洿,细而不沉。清激切于竽笙,优润和于瑟琴。玄妙足以通神悟灵,精微足以穷幽测深。收《激楚》之哀荒,节《北里》之奢淫。济洪灾于炎旱,反亢阳于重阴。

【原文】

于是曜灵俄景[1],流光濛汜[2]。逍遥携手,踟跦步趾[3]。发妙声于丹唇,激哀音于皓齿[4]。响抑扬而潜转[5],气冲郁而熛起[6]。协黄宫于《清角》[7],杂商、羽于《流徵》[8]。飘游云于泰清[9],集长风乎万里。曲既终而响绝[10],遗余玩而未已[11]。良自然之至音[12],非丝竹之所拟[13]。是故声不假器[14],用不借物[15]。近取诸身,役心御气[16]。动唇有曲[17],发口成音[18]。触类感物[19],因歌随吟[20]。大而不洿[21],细而不沉[22]。清激切于竽笙[23],优润和于瑟琴[24]。玄妙足以通神悟灵[25],精微足以穷幽测深[26]。收《激楚》之哀荒[27],节《北里》之奢淫[28]。济洪灾于炎旱[29],反亢阳于重阴[30]

【注释】

[1]曜(yào)灵:太阳。俄景:日影偏西。俄,倾斜。景,同“影”。

[2]流光:闪动的光。指日光。濛汜(sì):古代称太阳没入之处。亦作“蒙汜”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日月于是乎出入,象扶桑与濛汜。”

[3]踟跦(chí chú):同“踟蹰”,来回走动。步趾:犹言迈步。

[4]激:与“发”同义。

[5]抑扬:指声音高低起伏。潜转:指声音在口腔中转调。李善注:“言声在喉中而转,故曰潜也。”

[6]冲郁:交杂集结。熛(biāo)起:迅速兴起。熛,疾速。

[7]协:和。黄宫:即黄钟宫声。为古乐十二律之首,声音最洪亮。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,定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、变宫、变徵为七声。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。以七声配十二律,可得十二宫,七十二调,共八十四宫调。一般乐曲所用只有六宫十一调,黄钟宫为其中之一。《清角》:雅曲名。《文选·南都赋》注引许慎《淮南子》注:“《清角》,弦急,其声清也。”

[8]商、羽:五声名。古代五声为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《流徵》:即《清徵》。《春秋左传》记载师旷曾为晋平公奏《清徵》之音,有玄鹤二八从南方来。《韩诗外传》:“闻其徵声,使人乐养而好施。”

[9]游云:浮动的白云。泰清:天的别称。此指口啸声随游云飘于天空。

[10]响:回响。

[11]余:余韵。玩:体味,玩赏。

[12]良:的确。至音:最美好的声音。

[13]丝竹:弦乐器和竹管乐器。拟:比拟。

[14]声不假器:发声不借助乐器。假,借。

[15]用:使用,指吹奏。

[16]役心:用心,役使于心。御气:运用气息。

[17]曲:曲调。

[18]发口:张口。

[19]触类感物:碰到某类事物而有所感受。

[20]歌吟:指啸歌,长啸歌吟。

[21]洿(wū):指声音散漫。

[22]沉:没,湮灭。

[23]清激:指声音清彻激越。切:贴切,切近。竽:乐器名。应劭《风俗通义·声音》:“《礼记》:‘管三十六簧也,长四尺二寸,今二十三管。’”《广雅·释乐》:“竽象笙,三十六管。”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中有竽,二十二管,分前后两排。可能“二十三管”为“二十二管”之误,因两排对称,不会有单数管。

[24]优润:优美圆润。瑟:乐器名。应劭《风俗通义·声音》:“《世本》曰:‘宓羲作瑟,长八尺一寸,四十五弦。’”

[25]玄妙:深幽微妙。通神悟灵:通悟神灵,与鬼神相通。《礼记·乐记》认为礼乐“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”,孔颖达疏:“礼乐用以祭祀鬼神”,“作乐一变而至六变,百神俱至,是通乎鬼神也。”

[26]精微:精细隐微。穷幽测深:充分表达深奥隐秘的思想感情。穷,尽。测,知。

[27]收:收敛。《激楚》:古乐曲名。楚国民风强悍,因而乐调也激切昂扬,故称楚歌曲为“激楚”。哀荒:过分悲伤。荒,迷乱,过分。

[28]节:节制。《北里》:古舞曲名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,《北里》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阮籍《咏怀诗》:“《北里》多奇舞,濮上有微音。”

[29]济洪灾于炎旱:言啸歌能将洪水之灾救济于炎旱。李善注引《灵宝经》曰:“禅黎世界坠王有女,字姓音,生仍不言。年至四岁,王怪之,乃弃女于南浮桑之阿,空山之中。女无粮,常日咽气,引月服精,自然充饱。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,柏林之下。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,语:姓音,汝虽不能言,可忆此文也。遣朱宫灵童,下教姓音治灾之术,授其采书八字之音,于是能言,于山出,还在国中。国中大枯旱,地下生火,人民焦燎,死者过半。穿地取水,百丈无泉。王悕惧。女显其真,为王仰啸,天降洪水,至十丈。于是化形隐景而去。”

[30]反:同“返”。亢阳:也作“炕阳”,阳光炽烈,久旱不雨。重阴:密云浓雨。

【翻译】

当此之时,太阳向西慢慢降落,闪烁的霞光逐渐淡没。公子与朋友携手遨游,徘徊徜徉而步履交错。丹唇吹奏着美妙的啸声,皓齿发出激切哀伤的啸歌。声音高低起伏曲调暗转,气流交杂集结骤响如飞火。将黄钟宫声与《清角》协调,将商羽之声与《清徵》杂和。啸声如浮动的白云在太空飘荡,又如呼啸的长风不远万里而来集合。一曲既终回响暂绝,余韵袅袅令人玩味不已。实在是天然最美妙的声音,并非丝竹之音响所能比拟。所以啸歌的发声不依靠乐器,啸歌的运用不借助物体。就近取之于自身,随心志意欲而运用气息。撮动嘴唇而成曲调,张口吹奏而成乐曲。碰到某类事物有所感怀,因以随着情志所需而歌吟。声音洪亮时并不散漫,声音柔弱时并不消沉。比竽笙清亮激越,比琴瑟柔和圆润。玄妙之音足以通悟神灵,精微之声足以表达深奥的内心。啸声能够收敛《激楚》之音的过分悲哀,能够调节《北里》之曲的过分靡淫。啸声能在大旱时使天降洪水,能在密云浓雨之时使艳阳照临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