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。夫街谈巷说,必有可采;击辕之歌,有应《风》《雅》;匹夫之思,未易轻弃也。辞赋小道,固未足以揄扬大义,彰示来世也。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,犹称壮夫不为也。吾虽德薄,位为蕃侯,犹庶几勠力上国,流惠下民,建永世之业,留金石之功,岂徒以翰墨为勋绩,辞赋为君子哉?若吾志未果,吾道不行,则将采庶官之实录,辩时俗之得失,定仁义之衷,成一家之言,虽未能藏之于名山,将以传之于同好。非要之皓首,岂今日之论乎?其言之不惭,恃惠子之知我也。明早相迎,书不尽怀。植白。

【原文】

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[1]。夫街谈巷说[2],必有可采;击辕之歌[3],有应《风》《雅》[4];匹夫之思[5],未易轻弃也。辞赋小道,固未足以揄扬大义,彰示来世也。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[6],犹称壮夫不为也[7]。吾虽德薄,位为蕃侯[8],犹庶几勠力上国[9],流惠下民,建永世之业,留金石之功[10],岂徒以翰墨为勋绩[11],辞赋为君子哉?若吾志未果,吾道不行,则将采庶官之实录[12],辩时俗之得失,定仁义之衷[13],成一家之言,虽未能藏之于名山,将以传之于同好[14]。非要之皓首[15],岂今日之论乎?其言之不惭,恃惠子之知我也[16]。明早相迎,书不尽怀。植白。

【注释】

[1]今往:现在送去。一通:可指一篇、一卷或一册。从头至尾称一通。相与:相赠。

[2]街谈巷说:指民间传说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曰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。街谈巷语、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曹植之语本此。

[3]击辕之歌:拍击车辕而唱歌,指民间即兴吟唱的歌谣。李善注引崔骃曰:“窃作颂一篇,以当野人击辕之歌。”植语本此。

[4]应:应合。《风》《雅》:指《诗经》中的《风》诗与《雅》诗。

[5]匹夫:平凡的个人。思:情思。

[6]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:扬雄曾做过给事黄门郎,为皇帝的低级侍从官。执戟之臣,持戟的臣下。泛指地位低下的宫廷执勤小官。

[7]壮夫不为:扬雄《法言》曾说辞赋是:“雕虫篆刻,壮夫不为也。”

[8]蕃侯:诸侯之国的分封,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王室的屏障,因此诸侯又可称为蕃侯。蕃,指藩篱,屏障。

[9]庶几:希望。勠力:尽力。

[10]留金石之功:金,指钟鼎之属。石,指碑碣之类。古代纪颂功德,均将事迹铭刻在铜鼎或石碑之上,以长期流传后世。

[11]徒:仅。翰墨:笔墨。这里借指文章。翰,毛笔。

[12]庶: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注作“史”。注是。

[13]衷:正。

[14]“成一家”几句:语本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。”同好,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。

[15]要之皓首:约定与您保持友谊直至白头。指交情深厚。要,约请,邀请。

[16]惠子之知我:惠子,即惠施,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,善于论辩,他是庄子的朋友,但也是与庄子论辩的老对手。他死后,庄子感慨说,惠子死后,就没有论辩的对象了。曹植这句话,是以惠子比杨修,以庄子比自己。

【翻译】

现在送去我少年时候所著的辞赋一卷,特此相赠。流传于街头巷尾的民间传说,一定有可采之处;拍击车辕即兴所唱的民歌,有的能应合《风》诗与《雅》诗;凡夫俗子所流露的情思,也不能简单地轻易丢弃。辞赋这小玩意,本来就不足以显扬大义,对后世不会有明显的影响。过去辞赋家扬子云不过是先朝执戟的低级官吏罢了,他还自称大丈夫不写作辞赋。我虽然品德浅薄,地位只是蕃侯,还希望尽力报效上国,对下民传布君王的恩惠,建立永世不灭的功业,流传金铭石刻的丰功伟绩,难道仅仅以写文章作为功业,以写辞赋成为君子吗?如果我的志向不能实现,我的道德理想不能实行,那么我将采选史官的实录,辨别时代风俗的得失,确定仁义的准则,写成自成一家的著作,虽然不能藏在名山,也将在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流传。不是与您约定做白首到老的挚友,哪会有今天的一番议论?书信之所以畅所欲言不自感惭愧,是倚仗您像惠子深知庄子哪样地了解我。明天一早恭候相迎,书信不能尽诉胸中之意。曹植禀白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