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镜机子曰:“世有圣宰,翼帝霸世,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,玄化参神,与灵合契。惠泽播于黎苗,威灵震乎无外,超隆平于殷周,踵羲皇而齐泰。显朝惟清,王道遐均,民望如草,我泽如春,河滨无洗耳之士,乔岳无巢居之民。是以俊乂来仕,观国之光,举不遗才,进各异方;赞典礼于辟雍,讲文德于明堂,正流俗之华说,综孔氏之旧章,散乐移风,国富民康,神应休臻,屡获嘉祥。故甘露纷而晨降,景星宵而舒光,观游龙于神渊,聆鸣凤于高冈。此霸道之至隆,而雍熙之盛际。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,惧声教之未厉,采英奇于仄陋,宣皇明于岩穴。此甯子商歌之秋,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,吾子为太和之民,不欲仕陶唐之世乎?”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: 哉言乎!近者吾子所述华淫,欲以厉我,衹搅予心。至闻天下穆清,明君莅国,览盈虚之正义,知顽素之迷惑,今予廓尔,身轻若飞,愿反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

【原文】

镜机子曰:“世有圣宰[1],翼帝霸世[2],同量乾坤[3],等曜日月[4],玄化参神[5],与灵合契[6]。惠泽播于黎苗[7],威灵震乎无外[8],超隆平于殷周[9],踵羲皇而齐泰[10]。显朝惟清[11],王道遐均[12],民望如草,我泽如春[13],河滨无洗耳之士[14],乔岳无巢居之民[15]。是以俊乂来仕[16],观国之光[17],举不遗才,进各异方[18];赞典礼于辟雍[19],讲文德于明堂[20],正流俗之华说[21],综孔氏之旧章[22],散乐移风[23],国富民康[24],神应休臻[25],屡获嘉祥[26]。故甘露纷而晨降[27],景星宵而舒光[28],观游龙于神渊[29],聆鸣凤于高冈。此霸道之至隆[30],而雍熙之盛际[31]。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[32],惧声教之未厉[33],采英奇于仄陋[34],宣皇明于岩穴[35]。此甯子商歌之秋[36],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[37],吾子为太和之民,不欲仕陶唐之世乎[38]?”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[39]镜机子曰:“世有圣宰,翼帝霸世,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,玄化参神,与灵合契。惠泽播于黎苗,威灵震乎无外,超隆平于殷周,踵羲皇而齐泰。显朝惟清,王道遐均,民望如草,我泽如春,河滨无洗耳之士,乔岳无巢居之民。是以俊乂来仕,观国之光,举不遗才,进各异方;赞典礼于辟雍,讲文德于明堂,正流俗之华说,综孔氏之旧章,散乐移风,国富民康,神应休臻,屡获嘉祥。故甘露纷而晨降,景星宵而舒光,观游龙于神渊,聆鸣凤于高冈。此霸道之至隆,而雍熙之盛际。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,惧声教之未厉,采英奇于仄陋,宣皇明于岩穴。此甯子商歌之秋,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,吾子为太和之民,不欲仕陶唐之世乎?”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: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哉言乎!近者吾子所述华淫,欲以厉我,衹搅予心。至闻天下穆清,明君莅国,览盈虚之正义,知顽素之迷惑,今予廓尔,身轻若飞,愿反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 哉言乎[40]!近者吾子所述华淫[41],欲以厉我,衹搅予心[42]。至闻天下穆清[43],明君莅国[44],览盈虚之正义[45],知顽素之迷惑[46],今予廓尔[47],身轻若飞,愿反初服[48],从子而归。”

【注释】

[1]圣宰:刘良注:“植谓其父魏太祖者也,为汉丞相,故云圣宰。”宰,宰相。

[2]翼:辅佐,辅助。霸世:称雄于世。

[3]同量乾坤:与天地同等分量。

[4]等曜(yào)日月:与日月一样明亮。

[5]玄化:至德的教化。参神:与神灵相并为一。

[6]灵:神灵。合契:彼此相合。

[7]惠泽:恩泽。黎:九黎,古代南方部落名。《国语·楚语》:“及少皞之衰也,九黎乱德……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。”韦昭注:“九黎,黎氏九人。”苗:三苗,古代部落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三苗在江淮、荆州。”《国语·楚语》韦昭注:“三苗,九黎之后也。”

[8]威灵:声威。

[9]隆平:盛平,升平。殷周:商汤、周武之朝。

[10]羲皇:伏羲氏。齐泰:统一安宁。泰,《周易·泰·象》:“天地交,泰。”又《周易·泰·彖》:“‘泰,小往大来,吉,亨’,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。”引申为通畅,安宁。

[11]显朝:显赫的朝廷、国家。清:政治清明。

[12]王道:三王之道。遐:远方。均:均一,均平如一。

[13]“民望”二句:李周翰注:“下之望上如草之仰雨,上之惠下如春之降泽,言和之至也。”

[14]洗耳之士:许由以为尧要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他,觉得这种说法玷污了他的耳朵,所以临河洗耳。洗耳,指许由。

[15]乔岳:高山。巢居之民:李善注:“巢居:巢父也。皇甫谧《逸士传》曰:‘巢父者,尧时隐人。常山居,以树为巢,而寝其上,时人号曰巢父也。’”吕延济注:“此等之士,皆我君化尽已入仕矣,故河畔、高山皆无也。”

[16]俊乂(yì):贤德之人。

[17]观国之光:观周王国的光辉。此处犹言观察上国之光辉。李善注引《周易》曰:“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”

[18]进:引荐。异方:言非一方。犹言各地。

[19]赞:赞美,颂扬。典礼:典法礼仪。辟雍:原为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之太学。此处似指太学而言。

[20]文德:礼乐教化。明堂: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。

[21]流俗:流行的坏的习俗。华说:虚假不实之词。

[22]综:整理。孔氏之旧章:李周翰注:“孔子删定诗书礼乐,故云旧章。”

[23]散乐移风:传播礼乐而移风易俗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乐行而伦清,耳目聪明,血气和平,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。”

[24]康:安。

[25]神应:天神感应。休臻:即休征,犹谓吉祥的征兆。

[26]嘉祥:祥瑞。

[27]甘露:甘美的雨露。此指祥瑞之应。纷:盛貌。

[28]景星:星名。亦称瑞星、德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天精而见景星。景星者,德星也。其状无常,常出于有道之国。”舒光:发光。

[29]神渊:深渊。因龙为神,故其所居之渊亦以神称之。

[30]霸道:本与王道相对。王道以文德治国,霸道以武力、刑惩治国。此处似指国家的治理。

[31]雍熙:和乐貌。

[32]沉恩:深恩。

[33]声教:声威与教化。厉:威严猛烈。

[34]英奇:此处指贤才。仄陋:同“侧陋”,出身卑微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重而异者》:“晏子曰:‘如婴者,仄陋之人也。’”

[35]皇明:刘良注:“皇明,天子之诏也。”岩穴:岩穴之士,即隐士。

[36]甯子:甯戚,春秋齐桓公时人。曾击牛角而歌。遇桓公,举为大田之官。商歌:悲壮低音之歌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夫百里奚之饭牛,伊尹之负鼎,太公之鼓刀,甯戚之商歌,其美有存焉者矣。”后以“商歌”喻自荐求官。

[37]吕望:周初人。姜姓,吕氏,名尚。相传钓于渭滨,周文王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说:“吾太公望子久矣!”因号为太公望。投纶而逝:意谓扔掉钓丝,不再隐居,随文王而去。

[38]陶唐:帝尧。尧初居于陶,后封于唐,为唐侯,故称陶唐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为陶唐,帝舜为有虞。”

[39]攘(rǎng)袂:挽袖挥臂,奋起之状。兴:起身。

[40] 镜机子曰:“世有圣宰,翼帝霸世,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,玄化参神,与灵合契。惠泽播于黎苗,威灵震乎无外,超隆平于殷周,踵羲皇而齐泰。显朝惟清,王道遐均,民望如草,我泽如春,河滨无洗耳之士,乔岳无巢居之民。是以俊乂来仕,观国之光,举不遗才,进各异方;赞典礼于辟雍,讲文德于明堂,正流俗之华说,综孔氏之旧章,散乐移风,国富民康,神应休臻,屡获嘉祥。故甘露纷而晨降,景星宵而舒光,观游龙于神渊,聆鸣凤于高冈。此霸道之至隆,而雍熙之盛际。然主上犹以沉恩之未广,惧声教之未厉,采英奇于仄陋,宣皇明于岩穴。此甯子商歌之秋,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,吾子为太和之民,不欲仕陶唐之世乎?”于是玄微子攘袂而兴曰: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哉言乎!近者吾子所述华淫,欲以厉我,衹搅予心。至闻天下穆清,明君莅国,览盈虚之正义,知顽素之迷惑,今予廓尔,身轻若飞,愿反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 (wěi):犹“炜”,光明貌。引申为清楚明白。

[41]华淫:华美而过甚。

[42]衹(zhǐ):只。

[43]穆清:和睦安宁。穆,通“睦”。清,清谧,安宁。

[44]莅国:临国,犹言主政。

[45]盈虚:指事物满与空,损与益。正义:正确的含义。

[46]顽素:愚昧纯钝。

[47]廓尔:廓清事理而开悟。尔,助词。

[48]初服:张铣注:“未隐居时服。”

【翻译】

镜机子说:“今世有德智、才能出众的宰相,辅佐君主称雄于世,功德与天地齐等,与日月同光,至德的教化与神灵仿佛相并而彼此一致。恩泽撒播到九黎、三苗,声威隆盛而遍及天下,这真比商汤、周武王时还要盛平,而直接继承了伏羲时的统一安宁。国家声势显赫,政治清明,行三王仁义之道,连远方都均平如一,百姓景仰君主如小草仰慕雨水,君主施恩于百姓如春天普降雨露,河畔既没有了许由这样的隐士,高山也没有了巢父这样的逸人。所以贤德之士都出来做官,观察上国的光辉,选拔人才而没有遗漏,引荐人才而遍及四方;在太学里赞颂典法礼仪,在明堂讲述礼乐教化,校正流行习俗的各种虚词华说,整理孔子删定的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等经书,传播礼乐而移风易俗,国家富强而百姓安宁,天神感应而显示吉祥的征兆,于是屡获祥瑞之物。因此甘美的雨露在清晨纷纷而降,显现祥瑞的星辰在夜里闪闪发光,观赏在深渊的神龙游水,聆听在山巅的凤凰鸣叫。这真是国家治理最兴隆之日,也是君臣、百姓最和乐之时。然而君主还以为深恩不够广远,唯恐声威与教化还不够威严猛烈,于是在出身卑微的人中收录贤才,向隐居之人宣谕君主之诏。这就是甯戚以悲壮低声之歌而自荐求官之时,太公望抛弃钓丝而跟随周文王的原因,您身为太平盛世的臣民,不想在这如唐尧盛世的时代出来做官吗?”于是玄微子挽袖挥臂,显出振奋的样子,起身说:“您说的话真明晰!稍前您所叙述的话华美而过甚,虽想以此来激励我,但只是搅乱了我的心思。而当我听到了当今天下和睦安宁,贤明的君主主管朝政之时,您让我鉴别了事物损益的正确含义,并了解了我这愚顽本性的迷惑,现在我终于廓清事理而开悟,抛弃顾虑而身轻若飞,我愿重穿未隐时的衣服,跟您回去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