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惟永初之有七兮,余随子乎东征。时孟春之吉日兮,撰良辰而将行。乃举趾而升舆兮,夕予宿乎偃师。遂去故而就新兮,志怆悢而怀悲。明发曙而不寐兮,心迟迟而有违。酌樽酒以弛念兮,喟抑情而自非。谅不登樔而椓蠡兮,得不陈力而相追。且从众而就列兮,听天命之所归。遵通衢之大道兮,求捷径欲从谁!

【原文】

惟永初之有七兮[1],余随子乎东征[2]。时孟春之吉日兮[3],撰良辰而将行[4]。乃举趾而升舆兮[5],夕予宿乎偃师[6]。遂去故而就新兮,志怆悢而怀悲[7]。明发曙而不寐兮[8],心迟迟而有违[9]。酌樽酒以弛念兮[10],喟抑情而自非[11]。谅不登樔而椓蠡兮[12],得不陈力而相追[13]。且从众而就列兮[14],听天命之所归[15]。遵通衢之大道兮[16],求捷径欲从谁[17]

【注释】

[1]永初:汉安帝年号(107—113)。有(yòu):通“又”。

[2]子:大家之子曹成,字子穀。曹成早年举孝廉后,为长垣长。长垣在京城东面的陈留郡,大家随子至官,故曰“东征”。

[3]孟春之吉日:即言初春的好日子。

[4]撰:李善注:“犹择也。”辰:时。

[5]举趾:起步。升舆:登车。

[6]偃师:县名。李善注:“河南郡有偃师县,在洛阳东三十里。”因周武王伐纣,至此筑城休整,故名偃师。今属河南。

[7]怆悢(chuàng liàng):凄怆,伤悲。

[8]明发: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明发不寐。”毛传:“明发,发夕至明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。”

[9]心迟迟而有违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行道迟迟,中心有违。”毛传:“迟迟,舒行貌。违,离也。”谓心中有离忧之思,故迟迟然舒行。迟迟有犹豫之意。

[10]酌樽酒:斟饮一杯酒。酌,以酒壶往酒杯中盛酒。樽,酒器名。弛念:丢开、忘却对故乡的思念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销忧者莫若酒。”

[11]喟(kuì):叹息。抑情:控制悲伤之情。自非:自责为“去故而就新”悲伤。

[12]谅:诚然,委实。登樔(cháo):指攀树巢栖。樔,同“巢”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昔者先王未有宫室,冬则居营窟,夏则居橧巢。”椓蠡(zhuó luó):敲开螺壳。蠡,通“蠃”,即螺。谓远古之时,人们茹草饮水,食蠃蚌之肉。

[13]陈力:犹言施展才力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求,周任有言曰:“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”’”相追:言其尽力追上前行的人。

[14]从众而就列:赶上众人的行列。

[15]听:任凭。

[16]遵:沿着。通衢(qú):四通八达的大道。

[17]捷径:近且邪僻的小路。欲从谁:即谁欲从。

【翻译】

永初七年正月啊,我随儿子赴任东行。正值开春后的好时节,选择良辰吉日就将起程。早晨从洛阳登上马车,夜晚我就住宿在偃师城。由于离开故乡去新地啊,怀旧的心绪悲伤怆凄。直至天发曙光仍不能寐啊,离忧之思徘徊不已。借酒消愁以排解思念啊,喟然抑制情怀而责备自己。既不是去过巢居螺食的原始生活,又怎能不为追上众人而卖力气?姑且跟上队伍随众前往,听凭命运的安排而驱驰。沿着康庄大道行走啊,捷径崎岖有谁愿意?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