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当食吐哺,纳子房之策;拔足挥洗,揖郦生之说;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;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;举韩信于行阵,收陈平于亡命。英雄陈力,群策毕举。此高祖之大略,所以成帝业也。

【原文】

当食吐哺,纳子房之策[1];拔足挥洗,揖郦生之说[2];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[3];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[4];举韩信于行阵[5],收陈平于亡命[6]。英雄陈力[7],群策毕举[8]。此高祖之大略[9],所以成帝业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“当食”二句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载汉王与郦其食谋挠楚权,食其曰:“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……其君臣百姓,必皆戴陛下之德……楚必敛衽而朝。”汉王曰:“善。”趣刻印。张良从外来,汉王具以告。张良对曰:“谁为陛下划此计者?陛下事去矣。”汉王辍食吐哺,骂曰:“竖儒,几败而公事。”令趣销印。吐哺,口中吐出的食物。相传周公热心接待来客,甚至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停下洗发和吃饭来招呼客人。

[2]“拔足”二句:《史记·郦生列传》载:“沛公至高阳传舍,郦生入谒,沛公方倨床,使两女子洗足。郦生入,则长揖不拜,曰:‘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,不宜倨见长者。’于是沛公起,摄衣,延郦生上坐谢之。”张铣注:“拔足挥洗,谓止洗足也。”挥,抛洒,甩出。揖,揖让,古代拱手礼。

[3]“悟戍卒”二句:戍卒,守边的士兵。指娄敬。李周翰注:“高祖既定天下,以家在关东,意欲都洛阳,纳戍卒娄敬说言,遂迁都长安。故言断怀土之情也。”《史记·刘敬列传》娄敬说曰:“秦地被山带河,四塞以为固……陛下入关而都之,山东虽乱,秦之固地可全而有也。”刘邦即日车驾西都关中。

[4]“高四皓”二句:四皓,即商山四皓,汉初商山四个隐士,名东园公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、甪里先生。四人须眉皆白,故称四皓。高祖召,不应。高祖欲废太子,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。吕后用留侯计,迎四皓,使辅太子。一日四皓侍太子见高祖,高祖惊曰:“彼四人辅之,羽翼已成,难动矣。”竟不易太子。事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《汉书·张良传》。肌肤,亲密,亲近之意。

[5]举韩信于行阵:李善注引《汉书》曰:“萧何荐韩信于汉王,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,拜信为大将。”举,举拔。行阵,军旅之间。

[6]收陈平于亡命: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载,殷王叛楚,被击败投降,后又叛归汉,项王将诛定殷者将吏,陈平惧诛,乃间行杖剑亡渡河,遂至修武,降汉。于是汉王与语而悦之。问曰:“子之居楚何官?”曰:“为都尉。”是日乃拜平为都尉。亡命,逃亡的人。

[7]英雄:指识见非凡的人。陈力:施展才力。《论语·季氏》孔子曰:“求,周任有言曰:‘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”

[8]群策:集合众人的智慧。毕举:完全发挥。

[9]大略:大法,远大的谋略。《广雅》曰:“略,法也。”《史记·郦生列传》曰:“吾闻沛公慢而易人,多大略。”

【翻译】

在吃饭时,为采纳张良的良策,急忙将饭吐出来;在洗足时,听到郦生的高论,急忙停止洗足而揖让郦生;边防士卒娄敬之言使他醒悟,立即迁都长安,断绝留恋乡土之情;崇敬四皓大名,割舍最亲爱的戚夫人之子,不立为太子;在行军中举拜韩信为大将,在陈平逃亡之时将他收用。在高祖麾下,智能之士得以施展才力,众人的好办法都能被采纳。这就是高祖的雄才大略,所以能创一代帝王的基业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