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方今大汉,洒埽群秽[1],夷险芟荒[2],廓帝纮,恢皇纲[3],基隆于羲、农[4],规广于黄、唐[5]。其君天下也[6],炎之如日[7],威之如神[8],函之如海[9],养之如春[10]。是以六合之内[11],莫不同源共流[12],沐浴玄德[13],禀仰太和[14]。枝附叶著,譬犹草木之植山林,鸟鱼之毓川泽[15],得气者蕃滋,失时者零落[16]。参天地而施化,岂云人事之厚薄哉[17]?今吾子处皇代而论战国,曜所闻而疑所觌[18],欲从堥敦而度高乎泰山,怀氿滥而测深乎重渊,亦未至也[19]。”
【注释】
[1]洒埽群秽:谓汉剪除暴乱。洒埽,原指洒水扫除污秽。此指肃清、涤除。
[2]夷:平。芟(shān)荒:除草,铲除田里杂草。言险者平之,荒者芟之。
[3]“廓帝纮(hóng)”二句:谓汉开五帝三皇之纲纪。廓,开。恢,大。纮,维。纲,纲纪。
[4]基:王者之基。隆:高。羲:伏羲氏。农:神农氏。
[5]规:王者之制度。黄、唐:黄帝、唐尧。
[6]君:主宰,统治。
[7]炎:光耀。
[8]威:威严。
[9]函:包容。
[10]养:涵养,滋养。
[11]六合:天、地、东、南、西、北。
[12]同源共流:谓同奉天子之化。
[13]玄德:深大之德。
[14]禀仰:仰受。太和:平均之道。
[15]“枝附”几句:言上下相亲附,各得其所有。
[16]“得气者”二句:言遇士者昌盛,不遇者凋病,如万物于天地之间也。蕃滋,生长茂盛。零落,凋败。
[17]“参天地”二句:刘良注:“言天子之德如天地覆育万物。天地为二,兼天子为三,故云三。天地,言其如天地之化,岂有人事而能知其厚薄之德。”参,同“三”。
[18]“今吾子”二句:谓以远之所闻为明,以今之所见为疑。吾子,谓宾。皇代,当代。曜,明。觌(dí),见。
[19]“欲从”几句:谓宾欲以小见窥我大道,亦如小丘、小泉比度、测量泰山之高,海水之深,亦不可至也。堥(máo)敦,小丘。氿滥,小泉。重渊,海。
【翻译】
“当今大汉,清除暴乱,平险服远,光大三皇五帝的纲纪,王化之基础高于伏羲、神农,国家之制度广于黄帝、唐尧。汉天子主宰天下,光明像太阳,威严像神灵,包容像大海,滋养万物犹如春天。所以四宇之内,无不同奉天子之化,沐浴王家之德,仰承朝廷之大道。德泽所被,好像草木生长在山林,鸟鱼哺育在江湖,得四时之宜则欣欣向荣,失水土之养则凋零败敝。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共同施布风化,怎么会是一方面的功劳呢?现在您先生身处当代而去议论战国之事,既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又怀疑自己的眼睛,无异于想以小丘而去度量泰山之高,以小溪去测定大海之深,总是达不到目的的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