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【原文】
“客有歌于郢中者[1],其始曰《下里》《巴人》[2]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[3];其为《阳阿》《薤露》[4]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》《白雪》[5]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;引商刻羽[6],杂以流徵[7]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故鸟有凤而鱼有鲲[8],凤皇上击九千里,绝云霓[9],负苍天[10],翱翔乎杳冥之上[11]。夫蕃篱之
[12]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!鲲鱼朝发昆仑之墟[13],暴鬐于碣石[14],暮宿于孟诸[15]。夫尺泽之鲵[16],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!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,士亦有之!夫圣人瑰意琦行[17],超然独处[18],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!”
【注释】
[1]郢:楚国国都。
[2]《下里》《巴人》:古俗曲名。下里,乡里。巴,古国名。地在今川东一带。
[3]属而和:跟随着应声而唱。属,跟随。和,应和。
[4]《阳阿》《薤(xiè)露》:古歌名。
[5]《阳春》《白雪》:古乐曲名。
[6]引商刻羽:指掌握严正的乐律。商生羽,羽生角,是合乎乐律的正声。
[7]流徵(zhǐ):变调之属。
[8]凤:瑞鸟。鲲(kūn):大鱼名。
[9]绝云霓:高绝云霓。
[10]负苍天:言凤凰高飞,背负苍天。
[11]杳冥:绝远处。
[12]蕃篱:蒿草之属。
(yàn):小鸟。
[13]昆仑:古人以黄河源出昆仑山。墟:山脚。
[14]暴鬐(qí):暴露鲲之脊鳍。鬐,鱼脊鳍。碣石:海畔山石。
[15]孟诸:古大泽名。
[16]尺泽:小沼泽。鲵(ní):小鱼。
[17]瑰意琦行:不平凡的思想和行为。
[18]超然:出类拔萃。独处:志节高尚,不随俗沉浮。
【翻译】
“有人在楚国国都郢中唱歌,开始唱《下里》《巴人》,城里跟着他一同和声而唱的有几千人;继而唱《阳阿》《薤露》,城里跟着他一同和声而唱的有几百人;后来唱《阳春》《白雪》,城里跟着他一同和声而唱的只有几十人,乐律渐趋严正,掺和着变调,城里跟着他一同和声而唱的不过几人而已。这叫曲高和寡。鸟中有凤,鱼中有鲲,凤凰一飞九千里,高绝云端,背负青天,飞翔在渺渺茫茫的上空。草丛中的尺
怎么能够像凤凰一样识别天地之高低?鲲鱼早上从昆仑山下出游,它的脊鳍出现在海边的山石之间,到了晚上就宿于大泽之中。小沼泽中的鲵鱼怎么能够像鲲鱼一样懂得江海之汪洋?所以,不但鸟中有凤,鱼中有鲲,人类中也同样有大人物。圣人就有亢言高行、出类拔萃、不同凡响处,那种世俗小人又怎么能够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