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昔年十四五,志尚好《书》《诗》[1]。
被褐怀珠玉[2],颜闵相与期[3]。
开轩临四野[4],登高望所思[5]。
丘墓蔽山冈[6],万代同一时[7]。
千秋万岁后,荣名安所之[8]。
乃误羡门子,噭噭今自蚩[9]。
【注释】
[1]志尚:志趣爱好。此诗言己少年时笃好儒学,有心追效颜回、闵子骞等孔门弟子的行为。但今日见坟墓而悟古今圣贤终同归一死,慕虚名岂如羡门子之得长生。诗作有菲薄孔学名教的意味。
[2]被褐(hè)怀珠玉: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子路问于孔子曰:‘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玉,何如?’子曰:‘国无道,隐之可也;国有道,则衮冕而执玉。’”被褐,代指寒士。褐,兽毛或粗麻织成的短衣,古时贫贱人所服。珠玉,喻指高尚的道德情操。
[3]颜闵:指颜回和闵子骞,俱孔子弟子。相与期:指自己希望能成为像颜回、闵子骞那样有品行的人。
[4]开轩:打开窗户。
[5]望:五臣本作“有”。
[6]丘墓蔽山冈:言坟墓多,遮蔽了山冈。
[7]万代同一时:指坟墓中的死者,虽逝世的时间或古或今,然于此时俱同为一土丘。
[8]“千秋”二句:言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荣耀的名声又在哪里呢?意谓虚名是不足以羡慕追求的。
[9]“乃误”二句:此二句言忽然想到羡门子,乃破涕为笑。误,五臣本作“悟”。羡门子,古代的仙人。噭噭(jiào),笑声。蚩,通“嗤”。
【翻译】
往昔当我十四五岁时,深爱《诗》《书》心中充满美好的理想。
身着布衣却怀有珠玉一般的资质,立志追效颜回与闵子骞。
打开窗户面对着无边的原野,登上高处凭空遥吊往昔的偶像。
眼前只见累累坟茔遮蔽了山冈,古往今来人人皆要归于坟场。
在千年万载之后,谁知虚名儿它在何方。
我忽然想到羡门子那样的仙人,不禁自嘲先前的徒然悲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