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魏国先生有睟其容,乃盱衡而诰曰:“异乎交、益之士!盖音有楚夏者,土风之乖也;情有险易者,习俗之殊也。虽则生常,固非自得之谓也。昔市南宜僚弄丸,而两家之难解。聊为吾子复玩德音,以释二客竞于辩囿者也。

【原文】

魏国先生有睟其容[1],乃盱衡而诰曰[2]:“异乎交、益之士[3]!盖音有楚夏者[4],土风之乖也[5];情有险易者[6],习俗之殊也。虽则生常[7],固非自得之谓也[8]。昔市南宜僚弄丸,而两家之难解[9]。聊为吾子复玩德音[10],以释二客竞于辩囿者也[11]

【注释】

[1]魏国先生:赋中虚构的人物。有:衬音词,无义。睟(suì)其容:容貌温和润泽。

[2]盱(xū)衡:睁目扬眉。盱,张目。衡,眉上曰衡。诰:告诫。

[3]交:交州。郡治番禺(今属广东),三国时属吴国。益:益州。郡治成都(今属四川),三国时属蜀国。士:刘良注:“人通称也。”

[4]音:语音。这里指语言。楚:楚地。夏:指中原地区。

[5]土:土壤。风:风俗。乖:违,不同。

[6]险:性情不平和。易:性情平和。

[7]生常:性情之常。生,通“性”。

[8]自得:天生。指先天形成的性格。

[9]“昔市南宜僚”二句:语出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市南宜僚,姓熊,字宜僚,居于市南,号市南子,楚国勇士。善作弄丸杂技。难解,当指两家结难者言。此二句魏国先生以宜僚自居,为互相夸竞的吴、蜀两都之客释和。

[10]玩:品味,展玩。德音:善言。

[11]辩囿(yòu):辩者善于辞令,语辞丰富。比喻辩者丰富的语言如苑囿中之多姿多彩的草木。

【翻译】

魏国先生容貌温润,扬眉举目劝告说:“吴、蜀两国的人是不同啊!语言有南方和中原之别,那是不同的水土和风俗形成的;人性有平和与险恶之殊,那是不同的积习风尚造成的。虽则人有一定的性格,但并非与生俱来,天赋所致。古代市南宜僚善于弄丸之戏,消除了两家仇敌的怨恨。现在让我为尊驾重温嘉言德音,来分解两位巧舌如簧的争论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