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尔乃地势坱圠[1],卉木镺蔓[2]。遭薮为圃[3],值林为苑[4]。异荂
蘛[5],夏晔冬蒨[6]。方志所辨[7],中州所羡[8]。草则藿、
、豆蔻[9],姜汇非一[10]。江蓠之属[11],海苔之类[12]。纶组紫绛[13],食葛香茅[14],石帆水松[15],东风扶留[16],布濩皋泽[17],蝉联陵丘[18],夤缘山岳之㞯[19],幂历江海之流[20]。扤白蒂[21],衔朱蕤[22]。郁兮䓲茂[23],晔兮菲菲[24]。光色炫晃[25],芬馥肸蚃[26]。职贡纳其包匦[27],《离骚》咏其宿莽[28]。
【注释】
[1]尔乃:段落间常用以承上启下。坱圠(yǎng yà):亦作“坱轧”,地势高低不平。
[2]镺(ǎo)蔓:草木蔓延繁盛貌。
[3]遭薮为圃:遇到长草的地方,就开辟成园地。薮,草。圃,菜园。此指园圃。
[4]值林为苑:碰到树林,就围植成园林。苑,养禽兽、植树木的园林,一般为贵族享用。
[5]荂(fū):花。
蘛(fū yú):花盛开貌。
,通“敷”,开。蘛,花开貌。
[6]夏晔(yè)冬蒨(qiàn):草木夏荣冬不凋。晔,光华灿烂。蒨,草木繁盛。
[7]方志:地方志,记载四方土物、风俗、人情、地理等的书籍。所辨:吴地植物繁杂,方志须详加辨析。
[8]中州所羡:中原地带羡慕吴地的特产丰富。
[9]藿(huò):藿香,香草。
(nà):
子。棕榈科槟榔属的一种。豆蔻(kòu):芳草名。
[10]姜汇:姜类。汇,类。
[11]江蓠:香草。又名蘼芜。
[12]海苔:海水中的水藻,青色,状如乱发。
[13]纶(lún):绶,古代系印用的青丝带。这里指形如纶的海中水藻。组:丝织阔带。这里指形如组的海带。紫:紫菜。绛:绛草。一种海草。
[14]食葛:葛根,多年生植物,块根可食。香茅:一种茅草。
[15]石帆:一种石上藻类,紫色。水松:水草,叶如松。
[16]东风:草名。生岭南。扶留:藤,缘木而生,可食。
[17]布濩(hù):散布。皋(gāo):水边的高地。
[18]蝉联:连绵不绝。
[19]夤(yín)缘:攀附上升。㞯(jié):山高曲折处。
[20]幂(mì)历:分布覆盖。
[21]扤(wù):摇动。白蒂:白色花蒂。
[22]朱蕤(ruí):下垂的红花。
[23]郁:草木茂盛。䓲(ruì):草木初生,又细又小的样子。
[24]晔:光彩明亮。菲菲:芳香美丽的花草。
[25]炫晃:光芒闪耀。
[26]芬馥(fù):芳香浓郁。肸蚃(xī xiǎng):弥漫。
[27]职贡:古代属国按时向宗主国纳贡称职贡。包匦(guǐ):包扎缠结。指成捆的菁茅。周王朝时,楚国须向周天子进贡包茅,以备祭祀时缩酒。匦,匣子。
[28]宿莽:冬生不枯的草,江汉间称宿莽。即卷施草,拔其心而不死。屈原《离骚》曰:“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”
【翻译】
“地势高高低低,草木繁盛而蔓延。遇原野,开辟成田园;逢树木,围植成林苑。奇花开放,夏季欣欣向荣,冬季草木常青。方志详尽记载,中原艳羡称叹。草类有藿、
、豆蔻,姜类非一种。山上的香草多,海中的水藻全。纶组、紫绛,食葛、香茅,石帆、水松,东风、扶留,撒遍山冈水泽,蔓延到丘陵,攀附上山湾,覆盖在水面。白色花蒂摇动,朱红花朵垂挂。绿草丰茂,芳草葱茏。光华交辉,浓香四溢。还有诸侯纳贡的菁茅,《离骚》吟咏的宿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