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张衡不乐久处机密[1],阳嘉中[2],出为河间相[3]。时国王骄奢,不遵法度,又多豪右并兼之家[4]。衡下车[5],治威严[6],能内察属县,奸滑行巧劫[7],皆密知名,下吏收捕[8],尽服擒。诸豪侠游客[9],悉惶惧逃出境。郡中大治,争讼息[10],狱无系囚[11]。时天下渐弊[12],郁郁不得志[13],为《四愁诗》。屈原以美人为君子[14],以珍宝为仁义,以水深雪雰为小人[15]。思以道术相报[16],贻于时君[17],而惧谗邪不得以通。其辞曰:
【注释】
[1]机密:本指机要的职务、部门。这里指张衡所任的太史令职。太史令掌管天文地理,探讨天机秘密,故称。
[2]阳嘉:汉顺帝年号(132—135)。据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,张衡出为河间相在顺帝永和(136—141)初,此云“阳嘉中”,误。
[3]河间:王国名。治乐成县,故城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。相:即国相,官名。汉沿袭秦朝实行郡县制,但又以部分郡县分封王侯,时人称为郡国。被封的王只能享受封区内的赋税收入,没有行政权力,行政权力掌握在国相手里。国相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,相当于郡太守,秩二千石。
[4]豪右:豪强大族。并兼:即兼并,指并吞别人的土地、财产。
[5]下车:到任。
[6]威严:严厉。
[7]滑:通“猾”。
[8]收捕:逮捕。
[9]豪侠:强横任侠的人。游客:游手好闲、不遵纪守法的人。
[10]争讼:争端诉讼,打官司。
[11]系囚:在押的囚犯。
[12]弊:凋敝,衰败。刘良注:“谓政教衰,礼义薄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。”
[13]郁郁:忧闷不舒貌。
[14]屈原以美人为君子:据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,“屈原”前应有一“依”字,译文从之。
[15]雰(fēn):同“氛”,雾气。
[16]道术:道德学术。报:报效。
[17]贻(yí):赠送。这里是贡献的意思。
【翻译】
张衡不愿意长期担任太史令的职务,便在阳嘉年间离京到河间做了国相。当时河间国王骄横奢侈,不遵守法规制度,境内还有不少恣意兼并贫弱的豪强大族。张衡到任后,采取了严厉的治理措施,充分调查了解了下属各县的情况,奸诈狡猾、巧取豪夺的人,都被暗中掌握了姓名,然后下令官吏予以逮捕,这些人无不低头服罪,束手就擒。其余豪强任侠、四处游荡为非作歹的人,一个个都害了怕,纷纷逃出了河间国。国中局势顿时大为改观,争端诉讼消失,狱中没有了在押的囚犯。当时国家已逐渐趋于衰败,张衡郁郁不得志,于是写了《四愁诗》。仿照屈原手法,以美人比君子,以珍宝比仁义,以水深雪氛比小人。打算以自己的道德学术报效君王,贡献给君王,但担心谗邪之人从中作梗,不能上达此意。其辞写道:
一思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