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。徒临川以羡鱼,俟河清乎未期。感蔡子之慷慨,从唐生以决疑。谅天道之微昧,追渔父以同嬉。超埃尘以遐逝,与世事乎长辞。

【原文】

游都邑以永久[1],无明略以佐时[2]。徒临川以羡鱼[3],俟河清乎未期。感蔡子之慷慨,从唐生以决疑[4]。谅天道之微昧[5],追渔父以同嬉[6]。超埃尘以遐逝[7],与世事乎长辞[8]

【注释】

[1]都邑:指东汉都城洛阳。永久:李善注:“永,长也。久,滞也。言久淹滞于京都。”安帝时,张衡被召至京师,任郎中令之职,后历任太史令、公车司马令等职,未被重用。

[2]明略:高明的谋略。佐时:辅佐时君。

[3]徒:白白地,空。临川以羡鱼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鱼,不如归家织网。”羡,高诱注:“愿。”以喻自己佐时的理想无法实现。

[4]“感蔡子”二句:讲战国时唐举为蔡泽相面事。蔡子,即蔡泽,战国时燕人,不遇于诸侯,遂入秦,秦昭王举为相。唐生,即唐举,战国时魏人,善相面,蔡泽不得志时曾向他问相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唐举熟视而笑曰:‘先生曷鼻,巨肩,魋颜,蹙齃,膝挛。吾闻圣人不相,殆先生乎?’”蔡泽又问寿,“(唐)举曰:‘先生之寿,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。’蔡泽笑谢而去,谓其御者曰:‘吾持粱刺齿肥,跃马疾驱,怀黄金之印,结紫绶于要,揖让人主之前,食肉富贵,四十三年足矣。’”于是蔡泽发愤入秦。慷慨,士人不得志时产生的不平之气。

[5]谅:信,确实。微昧:幽隐难知。

[6]渔父:即《楚辞·渔父》中之渔父。《楚辞·渔父》王逸注:“屈原放逐,在江湘之间,忧愁叹吟,仪容变易。而渔父避世隐身,钓鱼江滨,欣然自乐。时遇屈原川泽之域,怪而问之,遂相应答。”渔父为乱世之隐居者。嬉:乐。

[7]埃尘:喻污浊的世俗。李善注:“世务纷浊以喻尘埃。”

[8]长辞:永别。

【翻译】

我长久地在京城游历,没有高明的谋略辅佐皇帝。空有远大抱负却无所作为,哪天能盼到清明的时期!蔡泽微时遇到唐举问相问寿,一扫心中的疑虑和不平之气。但是天道实在幽隐难料,还是追随渔父和他同嬉。永辞这纷乱的尘世远游他方,与这污浊世道永远分离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