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游都邑以永久[1],无明略以佐时[2]。徒临川以羡鱼[3],俟河清乎未期。感蔡子之慷慨,从唐生以决疑[4]。谅天道之微昧[5],追渔父以同嬉[6]。超埃尘以遐逝[7],与世事乎长辞[8]。
【注释】
[1]都邑:指东汉都城洛阳。永久:李善注:“永,长也。久,滞也。言久淹滞于京都。”安帝时,张衡被召至京师,任郎中令之职,后历任太史令、公车司马令等职,未被重用。
[2]明略:高明的谋略。佐时:辅佐时君。
[3]徒:白白地,空。临川以羡鱼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鱼,不如归家织网。”羡,高诱注:“愿。”以喻自己佐时的理想无法实现。
[4]“感蔡子”二句:讲战国时唐举为蔡泽相面事。蔡子,即蔡泽,战国时燕人,不遇于诸侯,遂入秦,秦昭王举为相。唐生,即唐举,战国时魏人,善相面,蔡泽不得志时曾向他问相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唐举熟视而笑曰:‘先生曷鼻,巨肩,魋颜,蹙齃,膝挛。吾闻圣人不相,殆先生乎?’”蔡泽又问寿,“(唐)举曰:‘先生之寿,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。’蔡泽笑谢而去,谓其御者曰:‘吾持粱刺齿肥,跃马疾驱,怀黄金之印,结紫绶于要,揖让人主之前,食肉富贵,四十三年足矣。’”于是蔡泽发愤入秦。慷慨,士人不得志时产生的不平之气。
[5]谅:信,确实。微昧:幽隐难知。
[6]渔父:即《楚辞·渔父》中之渔父。《楚辞·渔父》王逸注:“屈原放逐,在江湘之间,忧愁叹吟,仪容变易。而渔父避世隐身,钓鱼江滨,欣然自乐。时遇屈原川泽之域,怪而问之,遂相应答。”渔父为乱世之隐居者。嬉:乐。
[7]埃尘:喻污浊的世俗。李善注:“世务纷浊以喻尘埃。”
[8]长辞:永别。
【翻译】
我长久地在京城游历,没有高明的谋略辅佐皇帝。空有远大抱负却无所作为,哪天能盼到清明的时期!蔡泽微时遇到唐举问相问寿,一扫心中的疑虑和不平之气。但是天道实在幽隐难料,还是追随渔父和他同嬉。永辞这纷乱的尘世远游他方,与这污浊世道永远分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