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诸吏中散大夫臣雄[1],稽首再拜[2],上封事皇帝陛下[3]:臣雄经术浅薄[4],行能无异,数蒙渥恩[5],拔擢伦比[6],与群贤并,愧无以称职。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[7],龙兴登庸[8],钦明尚古[9],作民父母,为天下主。执粹清之道[10],镜照四海;听聆风俗[11],博览广包[12]。参天贰地[13],兼并神明[14],配五帝[15],冠三王[16],开辟以来[17],未之闻也。臣诚乐昭著新德[18],光之罔极[19]。往时司马相如作《封禅》一篇,以彰汉氏之休[20]。臣常有颠眴病[21],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[22],所怀不章[23],长恨黄泉。敢竭肝胆,写腹心,作《剧秦美新》一篇。虽未究万分之一[24],亦臣之极思也[25]。臣雄稽首再拜以闻曰:
【注释】
[1]吏:古代百官的通称。汉以后,始称职位低微的官为吏。中散大夫:官名。省称“中散”。王莽时设置。历代沿袭,参与议论政事,无固定名额。
[2]稽(qǐ)首:旧时所行跪拜礼,叩头至地,以示敬意。
[3]封事:密封的奏章。古代百官上书奏机密事,为防泄露,用皂囊封缄呈进,故称封事,也称封章。
[4]经术:犹经学。
[5]渥(wò):浓郁,浓厚。
[6]伦比:同类。
[7]伏惟:俯伏思维。下对上的敬辞,常用在奏疏或信函中。至圣:旧称道德最高尚的人。
[8]龙兴:喻新朝的兴起。《尚书序》孔疏:“言龙兴者,以《易》龙能变化,故比之圣人九五飞龙在天,犹圣人在天子之位,故谓之龙兴也。”登庸:指皇帝登位。
[9]钦明:敬肃明察。尚古:尊崇古代。
[10]粹清:纯粹清廉。
[11]聆(líng):听,闻。风俗:各地的歌谣。
[12]博览:广泛阅览。
[13]参(sān)天贰地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故驰骛乎兼容并包,而勤思乎参天贰地。”《索隐》:“天子比德于地,是贰地也。与己并天为三,是参天也。故《礼》曰‘天子与天地参’是也。”参,通“三”。
[14]神明:谓无所不知,如神之明。
[15]五帝: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帝尧、帝舜。
[16]三王: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、周武王。
[17]开辟:指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。
[18]昭著:彰明,明显。
[19]光:光辉达到。罔极:无穷尽。
[20]休:美善,喜庆。
[21]颠眴(xuàn):李善注引《国语》贾逵注曰:“眴与眩古字通。”颠倒眩惑。张铣注:“颠眴,谓风疾也。”
[22]犬马:封建时代臣下对君主的自喻,表示忠诚、甘愿服劳奔走。填沟壑:死。人死埋于地下,故称“填沟壑”。
[23]章:彰明。
[24]究:穷尽,终极。
[25]极思:尽力想到的。
【翻译】
众吏中的中散大夫臣扬雄,再一次叩头跪拜,向皇帝陛下呈上密封奏章:臣扬雄经学浅薄,品行才能也很一般,多次蒙受陛下的深恩,从众吏中提拔出来,与贤大夫们同列,我常深感不能称职而惭愧。我想,陛下以最高尚的道德,像飞龙兴起一样登上天子之位,钦敬神明,尊崇古人,做民众的父母,为天下的君主。陛下执行纯粹清廉的政治主张,照耀全国各地;采集各地民谣,广泛阅览,宽泛地包容。德如天高地厚,陛下真是无所不知,如神之明,可与五帝媲美,远远在三王之上,这样伟大,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还没有听说过。臣子真心实意地乐于彰明新朝的功德,并使它永远发扬光大。以前司马相如作过一篇《封禅文》,用来表彰汉王朝的美善。我已患有风疾这种病,担心有一天忽然死去,我的愿望不能实现,将在地下遗恨无穷。因此我大胆地竭尽真诚的心意,表达自己内心的深情,写了《剧秦美新》这篇文章。虽然对新朝的功德未能颂扬出万分之一,但也是为臣尽力想到的。臣扬雄再一次叩头跪拜说给陛下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