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臣祜言:臣昨出,伏闻恩诏,拔臣使同台司。臣自出身以来,适十数年,受任外内,每极显重之地。常以智力不可强进,恩宠不可久谬,夙夜战栗,以荣为忧。臣闻古人之言,德未为众所服而受高爵,则使才臣不进;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,则使劳臣不劝。今臣身托外戚,事遭运会,诫在宠过,不患见遗。而猥超然降发中之诏,加非次之荣。臣有何功可以堪之,何心可以安之?以身误陛下,辱高位,倾覆亦寻而至,愿复守先人弊庐,岂可得哉!违命诚忤天威,曲从即复若此。盖闻古人申于见知,大臣之节,不可则止。臣虽小人,敢缘所蒙,念存斯义。

【原文】

臣祜言:臣昨出[1],伏闻恩诏,拔臣使同台司[2]。臣自出身以来,适十数年,受任外内,每极显重之地[3]。常以智力不可强进,恩宠不可久谬,夙夜战栗[4],以荣为忧。臣闻古人之言,德未为众所服而受高爵,则使才臣不进;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,则使劳臣不劝[5]。今臣身托外戚[6],事遭运会[7],诫在宠过,不患见遗。而猥超然降发中之诏[8],加非次之荣[9]。臣有何功可以堪之,何心可以安之?以身误陛下,辱高位,倾覆亦寻而至[10],愿复守先人弊庐,岂可得哉!违命诚忤天威,曲从即复若此[11]。盖闻古人申于见知[12],大臣之节,不可则止。臣虽小人,敢缘所蒙[13],念存斯义[14]

【注释】

[1]昨出:李善注:“昨出,为沐浴而出在外。”

[2]台司:即三公,辅助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。

[3]“臣自”几句: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陈留王立……(祜)拜相国从事中郎,与荀勖共掌机密。迁中领军,悉统宿卫,入直殿中,执兵之要,事兼内外。”出身,古代认为当官是委身事君,故以出身指做官。

[4]战栗:惶恐貌。

[5]“臣闻”几句:李善注引《管子》:“国有德义未明于朝,而处尊位者,则良臣不进;有功力未见于国,而有重禄者,则劳臣不劝。”归,向往。荷,承受。劝,勉励。

[6]今臣身托外戚: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,蔡邕外孙,景献皇后同产弟。”

[7]运会:时运际会。

[8]猥:猝忽,突然。吕延济注:“猥,顿也。”中诏:指加车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的诏书。

[9]非次:不按等次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贤能不待次而举。”

[10]倾覆:指祸败。

[11]“违命”二句:是说不接受开府之封,便触犯天威;曲从受封,就会像上面所说的“倾覆亦寻而至”。

[12]申于见知: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越石父对曰:‘臣闻之,士者诎乎不知己,而申乎知己。’”

[13]所蒙:指开府之职。

[14]斯义:指“大臣之节,不可则止”。

【翻译】

臣羊祜奏言:臣昨日沐浴而出,伏闻陛下降恩的诏书,拔举臣为开府仪同三司。臣自为官以来已经十余年了,受任朝廷内外军政大事,每每处于爵尊禄厚的地位。但是,臣常常以为自己智少力弱,不可勉强地上进高位,陛下的恩宠臣也不能长久地错受,因而从早到晚都战栗不安,以此殊荣反成忧愁了。臣听说古人曾说过这样的话:一个人的德义不为众人所佩服而受封很高的爵位,就会使有真才实能的大臣不能上进;一个人的功业不为众人所仰慕而承享优厚的俸禄,就会使真正有功的大臣不能得到激励。如今臣身为外戚,事逢时运际会,总是告诫自己不要过分得宠,而从不担心被人遗弃。但是陛下突然超乎寻常地降下加封的诏书,不按等次破格给臣以殊荣。臣有何功劳可以领受如此殊荣,又如何能够心安理得呢?因为自身不能胜任的原因而给陛下造成失误,无功而辱居高位,倾覆之祸也必将跟随而至,到时即使我愿再返故里看守先人的旧居,哪会有这种可能呢!如果违背诏命,的确是触犯天威;如果屈从受封,马上就要遭受祸败。听说古人往往在知己面前心情舒展,大臣的节操是以自己的才能就位,不可则止。臣虽然微不足道,斗胆敢于因圣上眷爱,而存在这样的念头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