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陈王初丧应、刘,端忧多暇。绿苔生阁,芳尘凝榭。悄焉疚怀,不怡中夜。乃清兰路,肃桂苑;腾吹寒山,弭盖秋阪。临浚壑而怨遥,登崇岫而伤远。于时斜汉左界,北陆南躔;白露暧空,素月流天。沉吟齐章,殷勤陈篇。抽毫进牍,以命仲宣。

【原文】

陈王初丧应、刘[1],端忧多暇[2]。绿苔生阁[3],芳尘凝榭[4]。悄焉疚怀[5],不怡中夜[6]。乃清兰路[7],肃桂苑[8];腾吹寒山[9],弭盖秋阪[10]。临浚壑而怨遥[11],登崇岫而伤远[12]。于时斜汉左界[13],北陆南躔[14];白露暧空[15],素月流天[16]。沉吟齐章[17],殷勤陈篇[18]。抽毫进牍[19],以命仲宣[20]

【注释】

[1]陈王初丧应、刘:这是作者假设的情节。陈王,即曹植,曾经被封为陈王。应、刘,即应玚和刘桢,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,名列“建安七子”中,都是曹植的好友,也都在建安二十二年(217)逝世。

[2]端忧:正在忧愁之中。端,正。

[3]绿苔:青苔。

[4]凝榭:积满台榭。榭,台上之屋。

[5]悄焉:忧愁貌。疚怀:伤怀,忧心。

[6]怡:乐。中夜:半夜。

[7]清:打扫。兰路:长遍兰草的路径。

[8]肃:此指清除。一说,使……肃静。桂苑:桂树林苑。

[9]腾吹寒山:在寒山上奏乐。腾,喧腾,奏起。吹,吹奏的管乐器。此泛指乐器。一说,一边奔驰一边吹奏,奔赴寒山。此意时“腾”指骑马奔驰。

[10]弭(mǐ)盖秋阪(bǎn):停车于秋天的山前。弭,停下。盖,车盖,代指车。阪,山坡。

[11]浚壑:深谷。

[12]崇岫(xiù):高峰。岫,峰峦。谢朓《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》:“窗中列远岫,庭际俯乔林。”

[13]斜汉左界:横斜的天河在东边形成一条界线。斜汉,到了秋天,天河现出倾斜的角度,故称斜汉。左界,在东方划出一条界线。古代以东为左,所以“左”是东方的意思。

[14]北陆南躔(chán):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由北方向南方移动。陆,此指黄道。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而行,黄道就是想象中的太阳绕地的轨道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日有中道,月有九行。中道者,黄道,一曰光道。”南躔,太阳的轨道向南移。躔,日月星辰在太空运行的度数。古人把周天分为三百六十度,划为若干区域,用以辨别日月星辰运行的方位。秋冬时,在古人视觉中太阳运行的方位偏向南,故曰“南躔”。

[15]白露暧空:露气使天空朦胧。暧,朦胧。一说,遮蔽。

[16]素月:皓月。素,洁白。

[17]沉吟:低声吟咏。齐章:指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之日》。其中有“东方之月兮,彼姝者子”的诗句。

[18]殷勤:此指反复吟咏。陈篇:指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。其中有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”的诗句。

[19]毫:毛笔。牍:古代写字用的木片。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:“簪笔持牍趋谒。”后世称公文为文牍,书札为尺牍。

[20]仲宣:王粲的字,为建安七子之冠,在诗歌辞赋中成就最高。这里的情节也是假托的。

【翻译】

陈王初闻应玚和刘桢的噩耗,连日静居无限伤心。馆阁内长遍了绿苔,台榭中积满了灰尘。他满脸忧色满怀愁情,直到半夜都不高兴。于是清扫长有兰草的道路,整理桂花飘香的园林;奏乐于清寒的山上,停车在秋天的坡顶。临着深谷遥望而兴怨,登上高山远眺而伤情。这时银河倾斜在东天,黄道已经移到了南边;白色的雾气使远空一片朦胧,皎洁的月光从天上流泻地面。陈王低声吟咏《齐风》中的诗章,反复体味《陈风》中的名篇。叫人献上笔墨和书板,请王仲宣创作《月赋》一篇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