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近日南阳宗惠叔[1],称君侯昔有美玦[2],闻之惊喜,笑与抃会[3]。当自白书,恐传言未审[4],是以令舍弟子建[5],因荀仲茂[6],时从容喻鄙旨[7]。乃不忽遗,厚见周称[8]。邺骑既到[9],宝玦初至,捧匣跪发,五内震骇[10],绳穷匣开,烂然满目。猥以蒙鄙之姿[11],得睹希世之宝[12]。不烦一介之使,不损连城之价,既有秦昭章台之观,而无蔺生诡夺之诳[13]。嘉贶益腆[14],敢不钦承[15]。谨奉赋一篇,以赞扬丽质[16]。丕白。
【注释】
[1]南阳:地名。今属河南。
[2]君侯:汉以后对达官贵人的敬称。锺繇时任大理之职,故以称之。玦(jué):古玉器名。环形,有缺口。
[3]抃(biàn):鼓掌,表示欢欣。
[4]审:确实。
[5]子建:曹植,字子建。
[6]荀仲茂:李善注引《荀氏家传》:“荀宏,字仲茂,为太子文学。”
[7]从容:舒缓,不急迫。
[8]周称:周到的称颂。李善注:“周称,谓繇书也。”
[9]邺骑既到:李善注:“繇在邺城,太子(指曹丕)在孟津也。”
[10]五内:即五脏。
[11]猥(wěi):谦辞,犹言“辱”。蒙鄙:愚鄙。姿:指资质。
[12]希:少,罕有。
[13]“不烦”几句:一介之使,指蔺相如持璧出使秦国。不损连城之价,指秦国表示愿意拿十五个城换取和氏璧。秦昭章台之观,指秦昭王在章台宫观赏和氏璧。无蔺生诡夺之诳,指没有发生蔺相如以诡计夺取和氏璧的欺诈事件。按,这里曹丕并非贬低蔺相如的品格,而是借此赞许锺繇的通情达理成全自己的心愿。
[14]贶:赐予。益:同“溢”,指满盛。腆(tiǎn):丰厚,美好。
[15]钦承:敬受。
[16]丽质:美质。这里指宝玦。
【翻译】
近日南阳的宗惠叔,称道君侯昔日曾得到过美玦,听到这个消息我深感惊喜,喜笑颜开与拍手称快交集在一起了。本当亲自来信禀白,但恐怕传闻之言未必确实,因此叫舍弟子建,随同荀仲茂,在适当的时候顺便晓喻鄙人的旨意。鄙意竟然不被您所疏忽遗弃,并得到您优厚、周全的称颂。邺城的专骑到达之后,宝玦刚刚送到之时,我捧着宝匣跪着准备打开,心情激动得好像五脏都在震荡,绳已解尽宝匣打开,光辉灿烂琳琅满目。以我愚鄙的资质,得以目睹稀世的珍宝。不劳烦一位使者,不损失一连串城市换取宝玉的代价,既能享有秦昭王在章台宫观赏宝玉那样的乐趣,又没有发生像蔺相如那样用诡计夺取宝玉的欺诈事件。您嘉美的赐予满盛丰厚,岂敢不恭敬接受。郑重敬奉赋作一篇,以此赞扬宝玦的美质。曹丕禀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