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于是详察其栋宇,观其结构[1],规矩应天[2],上宪觜陬[3]。倔佹云起[4],嵚崟离搂[5];三间四表[6],八维九隅[7];万楹丛倚[8],磊砢相扶[9]。浮柱岹
以星悬[10],漂峣
而枝拄[11]。飞梁偃蹇以虹指[12],揭蘧蘧而腾凑[13]。层栌磥垝以岌峨[14],曲枅要绍而环句[15],芝栭
罗以戢孴[16],枝牚杈丫而斜据[17]。傍夭
以横出,互黝纠而搏负[18]。下岪蔚以璀错[19],上崎
而重注[20]。捷猎鳞集[21],支离分赴[22],纵横骆驿[23],各有所趣[24]。
【注释】
[1]结构:指宫殿的屋架结构。
[2]应天: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。
[3]宪:效法。觜陬:十二星次之一。古代传说是主管架屋的星宿。
[4]倔佹(guǐ):变化多端。
[5]嵚崟(qīn yín):高峻貌。离搂:犹纠缠。
[6]三间:东厢、西厢、正殿各为三间。四表:四面。
[7]八维: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八方称为八维。九隅:中央加八方共称为九隅。
[8]楹(yíng):屋柱。丛倚:攒聚。
[9]磊砢(luǒ):壮大貌,高耸貌。
[10]浮柱:立于梁上的短柱。岹
(tiáo dì):高远貌。星悬:如繁星悬空。极言其多。
[11]漂:轻貌。峣
(yáo niè):高险貌。枝拄:支撑。
[12]飞梁:凌空架设的桥,即阁道,又称复道。偃蹇:高耸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”虹指:如长虹似的。
[13]揭:举。蘧蘧(qú):高貌。凑:聚集。
[14]栌(lú):斗拱。柱子顶上承托栋梁的方木。磥(lěi)垝:高耸貌。岌(jí)峨:高危貌。
[15]枅(jī):柱上的横木。要绍:曲折貌。环句:弯曲而相连。
[16]芝栭(ér):梁上绘有芝草的短柱。
(cuán):丛集,攒聚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
至于上。”郑注:“
,犹丛也。”通“攒”。戢孴(jínǚ):众多貌。
[17]枝牚(chēn):梁上交叉相撑的斜柱。李周翰注:“枝牚,梁上交木也。”杈丫(chà yā):参差不齐之貌。据:相依。
[18]“傍夭
(jiǎo)”二句:夭
、黝(yǒu)纠,李善注:“特出之貌。”
,通“矫”。搏负,支撑而且负荷。
[19]岪(fú)蔚:突出貌。璀错:繁盛貌。
[20]崎
(yǐ):高而且险。重(chóng)注:重重连接。注,相连,相属。
[21]捷猎:相接貌。
[22]支离:分散,分布。吕向认为此指椽木分布于屋顶之貌。
[23]骆驿:连续不断。
[24]各有所趣:各有一定的方位。趣,趋向,归向。
【翻译】
我反复观看宫殿阁楼,仔细考察它的结构。它的规模合乎天象,取法于天上的“觜陬”星宿。大殿像云一样变化多端,众木交架于高高的空间;巡视正殿两厢与四面,顾看八方及中间;万根大柱坚固地撑着顶梁。梁上短柱如繁星一样高悬,它们轻灵地在高处支撑,把巍峨的屋顶托在蓝天。条条复道像夭矫的彩虹,高高聚于重楼的四边。方形的斗拱高耸于柱端,曲形的斗拱紧密地相连,绘有芝草的短柱丛集于梁上,参差不齐的斜柱支撑于其间。它们从旁侧横斜而挺出,互相密集负荷着万钧重担。下面密排着坚挺的巨柱,无数短柱衔接在高处。它们像鳞片一样紧密连接,有规律地向四处分布,东西南北纵横连续,万椽千柱各有去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