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霜露惨凄而交下兮[1],心尚幸其弗济[2]。霰雪雰糅其增加兮[3],乃知遭命之将至[4]。愿徼幸而有待兮[5],泊莽莽与野草同死[6]。愿自直而径往兮[7],路壅绝而不通。欲循道而平驱兮,又未知其所从。然中路而迷惑兮,自压按而学诵[8]。性愚陋以褊浅兮[9],信未达乎从容。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[10],恐时世之不固[11]。何时俗之工巧兮?灭规矩而改凿[12]。独耿介而不随兮,愿慕先圣之遗教。处浊世而显荣兮,非余心之所乐。与其无义而有名兮,宁处穷而守高[13]。食不偷而为饱兮,衣不苟而为温。窃慕诗人之遗风兮,愿托志乎“素餐”[14]。蹇充倔而无端兮[15],泊莽莽而无垠。无衣裘以御冬兮,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。[16]
【注释】
[1]霜露:比喻小人的诬陷,迫害。
[2]幸:希望。济:成功。
[3]霰(xiàn)雪:比喻比霜露更大的迫害。霰,雪米粒。雰:同“氛”,雪很大的样子。
[4]遭命:所要遭遇的命运。
[5]徼幸:同“侥幸”。
[6]泊:《楚辞集注》:“止也。”莽莽:草盛的样子。这里指荒野。
[7]自直:自己辩明曲直。
[8]压按:压抑。学诵:即学《诗》(专指《诗经》)。
[9]褊(biǎn)浅:狭隘浅薄。
[10]申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夫。为救楚国,曾在秦廷上哭了七天七夜,终于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。《春秋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及昭王在隨,申包胥如秦乞师……秦伯使辞焉,曰:‘寡人闻命矣,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’对曰:‘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,下臣何敢即安?’立,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无衣,九顿首而坐,秦师乃出。”
[11]固:《楚辞集注》:“固,当作‘同’。叶通、从、诵、容韵。”
[12]凿:当为“错”,通“措”。措施。
[13]守高:保持高节。
[14]素餐:无功食禄。《楚辞集注》:“素餐,谓无功德而空食其禄也。”语出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
[15]充倔:充满委屈。倔,通“屈”,委屈。一说谓喜失节貌;另一说,充倔义犹“莽莽”,无边缘的样子。现取第一说。
[16]按,胡克家《文选》无以上辞句,现据王逸《楚辞章句》增补。以上是第六段。诗人抒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穷困处境,并有感于楚国命运的倾危。
【翻译】
凛冽的霜露啊一齐袭来,我曾盼望它们不能逞凶。大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,才知悲惨命运即将降临。希望侥幸避难有所期待,我难免与野草同归于尽。我想面见君王辩明曲直,可是道路阻绝难以通行。想要遵循正道平稳前进,但又不知应该何去何从。行至中途就觉迷惑不解,只好压抑感情把《诗》朗诵。本性愚昧无知狭隘浅薄,阿谀奉迎实在一窍不通。我赞美申包胥志气壮盛,又怕时代相异实难求同。为何世俗小人善于投机,毁坏法度改变正常措施。我光明正大不随波逐流,愿把前代圣贤的教诲尊崇。处身混浊社会显名荣耀,这些绝非我心所愿乐从。与其没有道义博得虚名,宁可保持气节安于贫穷。不能苟且求食而得饱腹,不能苟且求衣以求温暖。我衷心仰慕诗人的风格,不愿过无功食禄的生活。我的心里充满无穷委屈,漂泊荒郊野外无边无际。没有棉衣皮袄抵御寒冬,恐怕不见春天突然死去。